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金庸

























參觀了在沙田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展覽了逾100項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的手稿、文獻及照片等介紹查良鏞博士(金庸)的早期事業、武俠小說創作歷程及其小說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 年青時已閱讀過金庸寫作的八部武俠小說,故對小說的內容沒多興趣再詳覧,但金庸館最令我欣賞的是多個畫家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勾劃出來的肖像,例如江南八怪的特出型態、香香公主的美豔、陳家洛的瀟灑、小龍女的嬌媚等等,栩栩如生。


[山論劍]是金庸在武俠小說中憑空創造出來的武林事跡,之前他從未踏足華山。 約20年前,他首次旅遊華山,當地旅遊局得知此事,便特別製造了[華山論劍]的劍型地標讓遊客拍照留念,從此這地標便成為華山必訪之處。 金庸武㣣小書的影響力已遍及全球,媲美紅樓夢。


查良鏞是香港著名的報人和社會活動家,亦是享譽國際的文學家。1955年他在機緣巧合下,以筆名「金庸」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他的作品一部部橫空出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總共寫了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讀者遍及全球,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其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亦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查良鏞辦明報時經歷了1989年的六四事件,各報刊皆痛心疾首地報導這令港人悲慟事件的進展。 當時有多位明報副刊作者為響應聲援國內民衆,打算在副刋內[開天窗]一片空白的稿欄表示不滿,但查生覺得報不能剝削讀者閱讀的權利,不滿的聲音應以文字告知讀者。 他致電欲[開天窗]的作者,並說服他們改變初衷,在文章內發表意見。 現今明報已沒有查生這樣夠地位、思路正確、明辯事非的主編,副刊也因而偶出現[開天窗]的形式表達不滿,剝削了讀者的閱讀權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