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馬德里



















 

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故市容整潔,噴泉與廣場甚多,商店林立,古蹟多不勝數。市中的西班牙廣場,中央豎立著巨大的雕像柱,上面刻有騎馬的唐吉訶德等人的雕像。廣場正前方的西班牙大廈,建於1953年,是馬德里的地標,最近被中國財團以2.3億元購得,將改建為酒店,相信隨著歐聯放寬中國居民的入境簽証限制,西班牙將被中國遊客淹沒。附近的鬥牛場,可容納約三萬觀眾,但衹在星期日才有比賽。 雖然有維道人仕反對殘忍的鬥牛比賽,但多數西班牙人卻視之為藝術,仍然響往和保持這傳統。隨著最後的女鬥牛勇仕退休後,現在所有的鬥牛士皆是男性。

 

位於馬德里西北面的塞哥維亞古城,有古羅馬城堡、宏偉的水道橋、西班牙最後的一個哥德式大教堂、小型店鋪。 城內的坎迪多餐廳建立已有200年,被登入城市歷史遺跡名錄,現今經營者是坎迪多家族的第四代,並獲得業界的多個優質服務工作,其名菜式有燒乳豬、炖羊肉、烤羊肉和豬耳豬蹄炖奶油豆。西班牙的傳統慶祝儀式是大廚用餐碟將燒乳豬切開,然後將碟擲爛於地上。在坎迪多餐廳用膳要預訂,若超20人,餐廳負責人會表演這傳統慶祝儀式。

 

西班牙提倡風力發電,故郊野遍佈風車,著名的白風車村便是在馬德理鄰近的哥多美鎮。漫遊郊野時,港客多開傘遮太陽,但惹來不少歐美人仕不滿的眼光,因傘子影響其他遊客的視線和阻礙通道,希港人自重,入鄉隨俗。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西葡之旅






















 

 

參加了西葡11天旅行團,由巴塞隆那出發,經薩拉戈莎、馬德里、哥多華、馬拉加、塞維爾,終點為里斯本。 七月非西班牙旅遊旺季,因其內陸天氣達40C,但在旅遊期間,一天內竟遇四團香港遊客。據導遊說,自從昨年無線電視劇集[三個小生去旅行] 播出後,西葡線便成港人的熱門旅遊點,旅行社更乘勢推出以葡萄牙為主的葡西線和葡萄牙深度之旅。  今次以西班牙為主的路線也追隨[三個小生] 的足跡,再訪他們曾遊覽的華人餐館、西班牙火腿店、鬥牛場、大教堂、Flemengo[費蘭明哥] 表演餐廳、葡撻店、足球隊記念品的專門店。 港人的旅遊模式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和如廁,酒店內WhatsApp, 沒興趣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

 

西班牙境內甚少英文路標,例如在博物館內洗手間的指示牌全是西班牙文,又沒圖像指引,外地遊客要問路方曉進入,而西班牙也甚少有公眾洗手間。 西班牙人愛悠閒生活,工作怠慢及效率低、商鋪多於早上十時才開店,下午2時至5時是午休時間,由於奉祀天主教,故星期日便休業。馬德里商業區塞車嚴重,但塞車原因多由於十字路口沒設[黃格],車輛互不相讓下便堵塞下來,問題應不難解決。 西葡近年由於經濟差,故治安轉壞,他團港客熱心替外人拍照時手腕的名錶被盜。 據聞,有醫管局高層在西班牙公幹時在街頭被箍頸打劫而需入院療傷,更有遊客在酒店大堂被電單車劫匪搶走行李。導遊也每天不斷提醒團員小心私人物品。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民生書院






應邀出席民生書院的畢業典禮,並頒發校友教育基金的獎學金予二位成績優異     的學生。 畢業典禮除了頌發証書和獎學金外,最具意義的是尾段的傳燈儀式,當時禮堂燈光暗淡,畢業的中六同學將點了火的古燈和校徽傳予中五同學,並承諾會秉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民生精神。具88年歷史的民生書院培育出不少知名人仕,包括黃麗松、林百欣、陳秋霞、王維基、甄文達、葉詠詩、張賽娥、向華强、李卓仁、林建岳等等。 當日主禮嘉賓張達明教授亦是民生校友,他的致辭提醒畢業學生要尋求生活的真正意義,片刻的成就和光彩也許非真正的快樂。

據知,民生書院是最能維繫校友的香港學校,每年十一月的校友日按傳統在九龍城校址舉行,由下午開始,校友可在母校參觀設施和文物館、閒談、出席研討會和同人大會,自助式的晚飯由母校供應。 昨年由於計劃重建正門校舍引起了誤會和風波。 事緣由於建築師誤把初稿發放,但因初稿拆掉了具歷史價值的正門牌坊,引起海外和本地校友關注,成立社交網上的關注小組,羣情洶湧,要求校董會保育這門坊。 校董會全是民生書院校友, 怎會容許這集體回憶的地標在新建築物中消失,建築技術上的問題應可解決,糾紛衹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校董會也乘勢將[][] ,舉辦了數場研討會,聆聽和搜集校友對新校舍的意見,更加强了校友對母校的認識和熱忱。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安。非她命


 

香港話劇團演出Martin Crimp[Attempts on her Life] 話劇,是拋離了傳統戲劇的敘事結構,對導演、演員和觀眾都是新的挑戰。劇本沒有角色和情景,以十七個片段營造Anne 這個人物, Anne從沒現身,但一直在片段中以不同名字和身份被談論。她的名字包括了Anne, Anya, Annie,Anny Annushka;身份包括難民、模特兒、脫星、藝術家、恐佈分子、失落愛的女子、救世者,甚至是一部新車款式。 Anne的命非她所有,是由人談論和建構出來的,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千變萬化。別人和媒體怎樣說她,她就成為怎樣。在現今輿論操縱的社會,Annie存在與否並不重要,誰在說話,如何說,才是重點。

 

劇前若沒細讀劇本介紹,觀眾看罷十七片段毫不相連的故事後,如丈八金剛,摸不著故事的內容,就算略知劇情,也如試解拼圖謎團,從片段中揍合Annie的人物,但仍難體會原作家冀表達的信息。儘管劇團演員表演出色,但由於劇情鬆散和不吸引,故週末場也有大量空位,而且劇中有數場對白是用其他方言或語言表達,觀眾聽不懂,衹靠字幕得悉劇情,減低欣賞情緒,難怪有觀眾中場離席或打瞌睡。 但劇後的座談會卻導譯了故事的旨意,引述出原作家Martin Crimp的問題:[ 我們的世界怎麼了?]   時代變了,變得面目模糊不清,是非不斷,正邪難分界,傳統的價值觀和道德思想似有還無,再沒有絕對和必然的。甚麼主義也遭受挑戰,使社會開始分化,再找不到依歸。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無障礙設施






 
 

九龍城天光道網球場昨年加建無障礙設施,如降低洗手盆和登記櫃台的高度及增建斜坡以方便輪椅人仕進出球場,雖然未睹有殘障人仕打網球,但理論上,坐輪椅的殘障人仕也可打網球消閒。 最近球場更發揮無障礙設施的創意,在球場進口加建為盲人而設的凹凸膠地面通道,帶引盲人往登記處,為他們建造平等的運動機會,但加設特別地面卻要移走兩張登記處的長椅,使帶著球拍設備的等候者無處立足,極不方便,望球場日後在登記處重置等候座位,方便市民。

 

香港是先進的城市,新建成的設施皆有無障礙通道,方便行動不便人仕,政府為了刻意將香港打造成頂級的無障礙社會,製造無限創意,但卻過猶而不及,枉將納稅人的金錢花在無實際作用的設施上。 視障人仕是不宜打網球,而且危險,因網球速度快,難閃避,相信香港是首個有視障人打網球的地方,將來也可推廣至壁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的設施。 國際人權組織理應頒發人權獎予香港康文署, 讚揚其維護視障人仕平等權利的創意!

 

康文署在網球場創意無限,但在板球場卻鐵板一塊。 天光道網球場旁的板球場是專為板球人仕而設的草場,衹在週末天有市民租用,週日則封塞維修。 球場周圍的公園每早皆擠滿了晨運客,對於為小數人而設的設施衹能望門輕歎。 曾提議康文署將草場於周日清晨開放予市民,但基於草地保養問題而被拒。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宗教與政治




 

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日前向信衆講道時指出,部份香港人羊群心態,沒有柔和謙卑的心,耳仔只是收一些種信息,個腦筋完全唔曉得去分析。 他批評部分参與七一遊行的年輕人[心裏面完全無平安] ,又反問七一遊行被送到黃竹坑學校羈留的示威者,為何嚷着食飯和去廁所要排隊,「不如帶菲傭去遊行」。多年來基督宗教人仕如陳日君、朱耀明等等,提倡、策劃和煽動的佔中行動、逢中必反的遊行和示威,使人覺得基督宗教的神職人仕是[神棍] ,假借宗教力量策動破壞香港的活動,灌輸錯誤的基督精神。 鄺保羅現今一番話,如一股清新劑,當頭棒喝,喚醒迷途的信衆,更糾正了基督宗教神職人仕的形像。  當然頑愚不靈的指鄺保羅是國家政協,故要說一番另中央喜悦的諂語。

 

 

佛教是最和平的宗教,中國歷史上從没有僧侶發動宗教戰代,佛教徒只是被排斥和迫害的一羣,皆因其自利、忍讓、被動、隨遇而安的信條。 低落了數百年的佛教在上世紀中開始復興, 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是主動接觸民衆,與時並進,將佛教大衆化、現代化和普及化。 他主持的佛光山如一國際性機搆,以半商業模式運作,因而帶來外間的評擊,指他是[政治和尚] [市儈和俗家] 大師相信實行人間佛教很難迴避政治議題,因政治也是以人為本,以人民福趾為依歸,但大師堅定不會干預和擾亂國家和政府的運作。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真鐸學校








 
應邀出席真鐸學校的畢業典禮,欣賞小學生們的匯演和小學生導賞員的校舍設施介紹,反映了老師辛勤耕耘的成果。 從事教育工作者不應當教師是一份工,而是負着任重道遠的使命,要培養學生正向價值的態度和行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不能以經濟效益來衡量,是以愛心、恒心、信心和熱心方可孕育出社會楝樑。

 

真鐸學校是教會建於1935年的聾啞學校,設有小學和中學班級,提倡[信、望、愛]的格言。 隨着醫療和科技的先進發展,失聰的兒童在年幼時殖入人造耳窩幫助聽覺後,活動能力和正常的兒童差異不大,而且教育專家認為輕微殘障兒童若能跟隨正常兒童一起學習會提高他們的人際溝通技考,日後會較易適應社會生活。  失聰兒童的數目自上世紀後期已不斷減少,而他們又能融入普通學校就讀,港府故相應地陸續取消聾啞學校,現今祇餘兩所了。真鐸學校的小學已轉形為一普通小學,而專為失聰學童而辦的中學設有宿舍和手工訓練工場,也於五年後停辦。 騰空後的中學校舍是否轉為普通中學或小學,政府 尚未作出決定。

 

真鐸學校昨年有家長指校內老師欺凌、歧視,言語侮辱、拳打,甚至非禮聾啞學生,經警方、平機會及教育局調查後,被投訴的老師已可復課,而煽動的老師也辭退,相信事件應告一段落,但校董會主席和資深校董卻事後引退,因他們的硬朗作風引起部份持份者的不滿。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極樂。過山車






香港話劇團主演的[極樂。過山車] 話劇是關於某城因通過了安樂死法案,引來全城關注和討論,我們是否有權決定别人之死去或存留的選擇權。 「極樂島」上海濱公園率先引進了一部「極樂.過山車」,讓人可以在兩分鐘內,從過山車高點翻轉下而自主結束生命。主角阿寶決定帶身懷兩種絕症的父親去到「極樂島」,陪伴老父乘坐過山車,送他最後一程。 以往23位乘坐過山車的人皆是行動不便的臨死老人,但最終同車的家人皆不忍按下死亡的掣而退出自殺的路徑。

亞寶和父親係惡劣,因她怪責父親爛賭,間接害死了母親和她的未出世的女兒,而且亞寶又剛離婚,故情緒不穩和脾氣暴躁‧在預備上過山車前的數天,他倆住進極樂島,遇上心地善良的修女和過山車的設計師。在島上她和父親的經歷,引起童年時的回憶和勾起父女間存在的愛,使阿寶的主意動搖,應否為父親按下死亡的掣而解脫在世的痛苦。 最終在父親的催促下,亞寶忍着淚完成了父親的心願。

安樂死是具爭議性的政策,全球祇有歐洲的瑞士和荷蘭有安樂死的法例,多年前澳洲布利斯班也曾推出安樂死的法案,但數月後便要撤回,因爭議性太多了。 最典型例子便是德藉賽車手舒密加因賽車意外而臥院為植物人,但年多後卻意外甦醒,若在植物人狀態時便進行安樂死,一個寶貴的生命便枉費了。 醫療的進步可使現在的絕症在日後重獲生機,何需提早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