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東華三院文物館









東華三院自肇創以來,見證時代變遷,提供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及其他傳統和文化服務。 1970年東華三院百周年之際,將舊廣華醫院大堂闢為[東華三院文物館],使機構的歷史文物得以妥善保存,並傳承後世。今年適值東華三院成立150周年,也是東華三院文物館成立50周年暨列為法定古蹟10周年,香港文物探知館展覽了70項珍貴展品,輔以多媒體展示,與觀眾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的歷史與建築特色,並介紹東華三院保育歷史建築和文物的工作。


不少本地歷史研究學者認為,東華三院的歷史 是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重要部分。由香港開埠初期到現在,東華三院一直為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尤其於開埠早期,東華三院為無數低下階層的市民提供如贈醫施藥、義學、施棺賑災等的福利。在1870年成立的東華醫院(東華三院前身),是在中國土壤上出現的第一間西式中用、以現代醫院形式提供 中醫中藥診病治療的醫院 ;其後東華醫院漸次取代文武廟作為華人議事和仲裁機構的地位。

東華醫院由1880年起興辦 義學 ,在19201930年代逐步邁向現代學校模式,被認同為當時貧苦兒童提供教育的主要辦學團體。東華三院的賑濟服務擺脫了宗親、鄉籍、方言等傳統社會連帶的局限,發展出殖民地慈善機構的本土特色。 東華義莊 19世紀起為海外華人辦理 [原藉安葬],是本地獨樹一幟的福利服務,亦凸顯了東華三院成為具有國際聲望的慈善機構。

東華三院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43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4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7個教育服務單位、225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20個公共服務單位,提供殯儀、廟祀及義莊服務,並推廣傳統習俗、傳承本土文化。


展覽品有1935年的接生記錄,載有40歲婦人的第13胎女兒的分娩時刻。 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在薄扶林的東華義莊,現仍在運作中。 滿以為義莊是一所昏喑、陰氣沉沉的古老廢宅,但經裝修後,現已是光猛、清靜、整潔的保存文物,表示對先人的尊敬。 展覽品有當時義莊的收費表,鐵屋大房收費是月租5毛。東華三院在成立140週年時贊助了拍攝[東風破] 的電影,在片中,官恩娜飾演一個命不久已的女孩,由三藩市岀走香港去找一個素未謀面的網友,卻碰上避世於東華義莊、與棺材為伴的臭氣老伯Teddy Robin。 兩個不同文化、不同年代的人走在一起,卻為對方的生命帶來不一樣的景象。 片中很多場面是在東華義莊拍攝。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保就業]計劃



政府公布[保就業]計劃首批領取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約2.55萬名僱主領取3個月工資補貼,合共48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逾20萬。 10間獲最多補貼僱主,獲發逾2.7億元工資補貼,佔整體補貼金額5.7%,包括位列三甲的養和醫療集團、服裝品牌I.T及經營網購平台的HKTVMall 政府稱首批僱主名單中,約4%(約1020間)獲得的每名員工補貼額超出9000元上限,政府提醒,僱主應利用補貼重新增聘人手,並須把補貼全數用於僱員工資,不可作其他用途,否則須退還政府或被罰款。

這計劃非直接資助僱員,難免會有無良僱主私吞補貼,不轉送予僱員。有政黨指,部分食肆的持牌人與實際營運者並非同一人,但政府的抗疫補貼必須由食肆持牌人申請,導致該筆補貼全數或部分被持牌人據為己有,實際營運者卻得不到援助。據悉,相關個案可能有200多宗,望政府能儘堵塞漏洞,以免公帑被人侵吞而未能到位援助有需要的人士。

這計劃因直接資助僱主,難免會資助了仍賺錢的機構,而轉變為[保盈利] 計劃。 以疫情中生意奇佳的網購公司為例,其生意多到做不完,實無需政府的津貼。以[醒目香港人] 自稱的王維基,其主力經營網購業務的香港電視HKTV01137),在申領款額上排第三高,報稱人數1,248 人,領取3,274 萬。事實上,因疫情關係,已經多了不少人選擇網購,訂單金額在疫情下屢創新高,加上集團推自家品牌口罩亦贏盡口碑,集團可謂名利兼收,政府的 3,274元的補貼實是錦上添花,只是加大了集團的盈利。 王維基若是一位 caring 的香港企業家,應將補貼轉花在慈善活動上。

養和醫院獲發最多補貼,金額8595萬元。 養和回覆稱,受疫情影響,門診業務下跌五成,住院數字跌25%,為避免裁員申請計劃,約3200人受惠,包括護士、輔助醫療職系及後勤員工等,補貼全數用於支付工資。養和稱雖申請計劃,但為穩定財政情况,集團高層管理人員會減薪10%,今年亦不向員工發放花紅。 養和醫院非慈善機構,是[向錢望] 的生意,但生意是有賺、有蝕的,不可能是永遠賺錢,唯有疫情便可保機構的盈利。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10,000 現金發放



週日晨運前從網上銀行申請10,000元的政府現金發放,手續快捷簡單,不需1分鐘便辦妥手續,待7月初現金便可到手了。 港府經歷上次派錢的經驗,今次的派錢流程及手續是簡化及流暢了,值得一讚。
母親自中風後已不能動彈,長困於床,本打算不為她申請10,000元的現金發放,因手續繁複。 根據指示:
如行動不便的合資格市民可授權一位代理人(無須為登記人的親屬)代為登記及領取款項。  為了保障個人私隱及防止濫用或詐騙行為,代理人須親臨「現金發放計劃秘書處」辦理登記手續,並提交以下文件,供「現金發放計劃秘書處」核實:
1.     行動不便人士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複本;
2.     代理人的香港居民身份證及複本;
3.     證明有關人士行動不便,不能親自領取計劃下發放的支票的文件(例如由本地註冊西醫簽署的醫生證明書及複本;「現金發放計劃秘書處」亦會視乎個別人士的具體情况,考慮接納其他證明文件,包括由海外或內地認可的醫生簽署的醫生證明書)。該等醫生證明書應在現金發放計劃啟動日期(2020621)之前一年內簽發方為有效(永久性行動不便人士除外)
4.     如以銀行轉帳收款,出示代理人以個人名義開立的本地港元儲蓄或往來銀行帳戶的月結單或存摺 (即載有其姓名和銀行帳戶號碼的頁面)正本;
5.     代理人的現時居港地址證明 (例如最近3個月的水費單、銀行月結單)正本;以及
6.     已填寫妥當的特定登記表格(表格6A),而行動不便的登記人須在第三者見證下在該表格上簽署,見證人及代理人亦須在表格上簽署。

但約十天前,卻收到社署的公函,指我已是母親的代理人,因她每月的傷殘津貼皆由我代領,故手續很簡單,祗需簽回便條便可以了。  這確是社署的德政,主動地急市民之急,予市民之方便,值得一讚。

自己素不贊成政府[逢人派錢] ,因公帑應該用於有需要的地方,本着[雪中送炭] ,而非[錦上添花] 的原則援助有需要的人士。  但今次疫情嚴重,全香港市民皆受影響,為了儘速發款舒緩疫情,使10,000元能儘快回流消費圈,活擊經濟  [逢人派錢] 的策略也無可厚非了。   [派錢] 的代價將是龐大的財赤!  相信港府在未來將快推出銷售稅,以彌補庫房的空耗。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素質低劣的香港記者




東方日報報導:公務員事務局今(17日)宣布,因應通脹調升,行政會議本月9通過2020年公務員退休金和遺屬撫恤金增加2.9%,估計約15萬名領取人受惠,庫房則須在2020-21年度額外支付7.58億港元。調升金額於今年41日生效,有關決定後日(19日)刊憲後,本月24日須提交立法會作先訂立後審議

這則報導反映了東方日報記者的專業水平已達低劣及不能接受的水平。 記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報導事實,不能作假想,要知道事情的背境及真相,否則會誤導讀者。 香港公務員退休金的調整是法例規定的,行政會議及立法會沒有權力更改調整幅度。根據法例,每年的退休金調整是根據往年甲類消費物價指數(A)的增幅而作同步調整,刊憲後便生效,無需行政會議及立法會審議及批準。 政府如要偏離這機制,便要修憲,更改基本法,但牽連甚廣,恐牽一髮而動全身,帶起叧一輪修例風波。 除非長俸的總開支已達港府不能承擔的水平,港府是不會貿然更改法例上的機制。

2003SARS瘟疫帶來後數年的通縮,公務員要減人工,而退休金也應隨通縮而要遞減,但長俸法例是有加但沒有減的條款,故當時立法會便打算更改法例以加上[] 的條款。 經過深思熟慮後,立法會決定不進行修憲,因有大量低級退休公務員是支取僅4-5,000元的退休金,如減長俸便會迫部分人轉而申請綜緩。

今次新聞報導的低水平非單一事件。 昨年反修例事件已顯露了本港記者的偏頗及低劣水平,例如一面倒報導警察拔鎗示眾,但卻不報導警察被圍毆而拔鎗的真相;追着太子道港鐵站死了12人的偽新聞不放;不報導暴徒放火、堵路、毀車站及設施的事實……… 環顧香港現今的報紙,其報導皆偏頗,唯有南華早報仍採不偏不倚的專業操守報導事情的真相。 自己自1971年大學畢業後便閱謮明報,因其新聞報導專業及持平,副刊文章具文化及深度,但自金庸先生退出其管理層後,明報的方針路線也逐漸轉變,偏頗的新聞及文章充斥,自己也因而斷閱明報多年了。     









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小確幸




李純恩在報章上留下了他自己生活中的18[小確幸] ,例如能在風雨中在家追劇看戲就是一種[小確幸]   [小確幸] 是小小確定的幸福。  各人由於背境、性格、愛好不同,[小確幸] 也不盡相同,但[小確定] 乃非難以實現的弘大願想,而是生活中垂手可得的點滴。 這些零碎的開心事情,累積下來,如你能體會及領略,便能帶出正能量,使你感覺生命的充實,你的人生就幸福了。

自己是[] 者,覺得要有[大確定] ,方能圓滿地體會[小確定] 的滿足感。 [大確定] 是擁有以下的:
. 老本。 不需大富,但要有足夠財富以應付日後生活的開支。
. 老體。 身體無大礙,可以行得、食得、睡得、想得。
. 老伴。 枕邊人永遠是最佳的照顧者,可以分擔問題,分享喜悅和悲哀
. 老友。 可以互相幫忙,減低孤單無助的感覺。
長者由於機能老化而帶出了身體不少毛病,但這是天然定律,無人可以避免,惟有以平常心接受這生命的轉變,調整日常生活的習慣以適應。 隨了有感恩之心,還要有惜恩及報恩之念。

也嘗試寫下自己生活中的[小確幸]
. 和朋友去行山、吹水及午飯;
. 和朋友打網球;
. 可以幫助朋友;
. 義務服務長者,特別是獨居老人;
. 跟老同學敘舊;
. 跟舊同事敘會;
. 和朋友參加河船的旅遊;
. 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 拍攝到外地的風光、文化、風俗照片;
. 和朋友去長洲食海鮮;
. 飯局享用紅酒;
. 興緻時彈結他,重溫自己懂的樂曲;
. 60年代的歌曲;
. 從淘寶網購得藍光影碟;
. 無需即日看畢影碟;
. 便裝隨意四處逛食;
. 在家居附近晨運和散步;
. 街坊食肆食得美味的蒸魚、餐疍飯、雲吞麵、干炒牛河、及弟粥;
. 購得減價的物品;
. 和外地朋友通電;
. [合嘴型] 的人做朋友;
. 不用理討厭的人;
. 不用跟暴發戶、市僧、功利的人打交道;
. 有懶散發呆的興致;
. 兒子很獨立:
. 無需工作賺錢;
. 偶中六合彩的$40獎金。

隨著歲月的消逝,相信自己的[小確幸] 也因身體的衰落而逐漸流失,特別是往外地的遠遊。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整頓公務員




新公務員工會主席顏武周證實,他被免去署任一級助理勞工事務主任,即恢復低一級的二級助理勞工事務主任。他認為,於公眾觀感而言,難免將政治因素考慮在內,事件牽連甚廣,除了受影響的另外7位同事,亦打擊整個部門的士氣,對整個公務員體系也是一種傷害。 顏武周去年82日晚上,曾在中環遮打花園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集會,希望政府回應民間五大訴求,其後他在去年9月底成立[新公務員工會],並擔任主席。顏今年219日在金鐘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外舉行[流水式集會],表達對政府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不力的不滿,關注公務員、醫護人員防疫物資不足等問題。

公務員事務局回覆指,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各部門須根據局方既定指引和公務員事務規例作出署任安排,部門可運用署任安排應付管理或工作需要,以考驗有關人員是否勝任較高職位。
食得鹹魚抵得渴。  政府怎可能容忍公務員既支港府人工,但卻捨正職而攪罷工癱瘓政府運作、反對政府政策、抗拒工作指令、停止為市民服務。  如在私人機構,這類攪罷工員工早已被解僱了,唯有港府的包䕶方可容納這些罷工人士。  還記得有同學於70年初入職工務局為二級測量員,是工運人士,組織罷工抗議政府的政策。 退休後曾偶遇他,他埋怨自己退休時仍是二級測量員,從沒被升級,因每年的工作評核報告皆指他全職工運,對工作全沒貢獻,增加同僚的工作量。  他藉著是工會主席,可以尸位素餐,怎還望升級!
[新公務員工會] 是一個反政府的激進組織,是有破壞冇建設的工會,如有實證,政府可以就國安法取締這[黄、黑]組織。  但話得說回來,政府內實有大量冗員,可以容納尸位素餐及攪罷工的公務員。  最近一年,違例泊車的嚴重情況已達無政府狀態,但有過千的交通督導員卻不知所踪,真不知道這群公務員的職責是什麽? 天氣熱,樓宇冷氣機滴水街上,使行人路不能站立等候公車,但食環署職員可以懶理,省得追究。 最諷刺的例子是土瓜灣的白鴿聚集問題,食環署的苟且答案是督察看不見有飼養者,但無線電視的[東張西望] 節目卻可以拍到不法之徒餵食白鴿的過程,更訪問了飼養者。  事實反映了公務員的得過且過及尸位素餐之心態。
在現今財政緊縮的情況下,一系列的[衡工量值]審視應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所推出的節流措施。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公務員的立場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一個電台節目指,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公務員考慮問題時不可只考慮特區,更不可與內地抗拒及敵視態度,政策要思考對自身及國家發展影響,才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他舉例指,大灣區、個人遊、港區國安法、國歌法等牽涉內地和香港的政策,不能單從特區本位出發他強調此政策並非新事物,是不言而

既非新事物,為何港府可以在回歸後的23年來可以容忍公務員公然參予反政府、反中國、破壞治安、黑暴的活動? 一定是港府領導人接納、包容、縱容、默許這些反中反港的行為。 試想如果是私人機構,怎會容許其僱員唱衰、破壞、堵塞、危害其產品及服務? 既是同坐一條船,便應執行和維護船主定下的方針和目標,如不認同,則可跳船另謀高就,怎可支公帑而作反政府的行為? 港府內充斥着反中反港的偽公務員,消防員、入境事務署、香港海關、香港電台、新聞處、律政署、教育局、社會福利署、懲教署等等,其職員的不當行為卻沒被嚴懲。

聶德權的一番話相信是[說過便算] ,得個講字,只求交差,不會嚴懲犯例的公務員。也難怪,港府的高級官員皆是在英國殖民地制度下培育出的政務官,思想仍潛伏着恐共護英的理念,故包容這類偽民主自由的活動。 但經歷了作年的黑暴恐佈活動,中央被迫出手定立港安法以遏制港獨行動,這些港府官員也被迫要配合發言了。

港區人大代表、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本港公務員同時是國家公務員的雙重身份並無問題;香港有言論自由,公務員可以用個人身份,批評特區政府,甚至罵中共,但如果以公務員身份批評政府,就是違反[公務員守則] 。不同意葉國謙的意見。 是不是公務員在辦公時間外便可恣意作反中亂港的行為,而不需負上責任? 食得鹹魚抵得渴,身為公務員,便要時刻維護公務員的使命和理念,不能作[雙面人] ,作[人格分裂] 的行為。

聶德權認為引入公務員宣誓制度,是代表認真看待公務員責任,至於日後會否[DQ]公務員,他指不要每次都用這個方法,形容是大家不想見到的事。 現今180萬的公務員在入職時是不需要宣誓效忠,港府是不能隨意更改雇傭條件,加入宣誓制度。 宣誓制度只可適合許新招聘的公務員,但以每年新增3000名公務員為例,26年後的2047年也只有78,000位有宣誓效忠的公務員,約佔總體的40%,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反而會製造公務員間的分化及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