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香港人壽命是[人生70古來稀] ,男活到70歲便被人稱為[耋翁] ,要設壽宴慶賀。但本世紀的港人壽命已延長,平均年齡超過85歲,[耋翁]四處皆見。
[耆、耋、耄、耈]四個中文字好少見,但四個字都有[老」字在頂頭,都是跟老人有關,是四種年紀的解釋。根據東漢劉熙的著作:
[耆],音其,指60歲以上的老人;
[耋],音秩,指70歲以的老人;
[耄],音務,指80歲以上的老人;
[耈],音九,指90歲以上長者。
100歲就稱為[頤]。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拆字分析”老和日”,意示到了60歲該過點老人的日子了。耆組的字不多,一般都是對老人的尊稱。古時[耆英]二字指年高碩德者,碩德耆宿,更是指有名望有學問的老年人。但在廣東,人們喜歡稱這些已邁耆年的為[耆英],也許是因為愛新覺羅·耆英這位千古罪人的緣故。
耋,七十歲的年紀,拆字分析”老和至” ,意思是到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的階段。老人說的跌到,其實是這個[耋]字,死了也沒有人知道的意思。
耄,八十歲的年紀,拆字分析” 老毛” ,國語中經常說的[傻老冒]中的冒字。因為「耄」字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因此應該寫作「傻老耄」。粵語中常說的[荒謬(冒音)],其實是[荒耄]。若不是昏亂、昏憒,誰能做出如此荒唐,離譜的事情。
耉,九十歲的年紀。古文有說[耆耉難辭],是指年邁的官員被告知要告老歸田時,心有不甘,但因年老體弱,不得不退隱官場。
最近,有文章加了[米] 和[茶] 的年齡文字。米字暗含88,故米壽為88歲;而茶壽則是八十八上再加廿,即108歲了。
米是形而下求溫飽,尚留在物質層面;茶則是形而上的精神層面。因此從米壽到茶壽,也是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境界的昇華。故” 何止於米,相期以茶” 是對老友的期許:老了不止要豐衣足食,而且要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長壽是目的之一,通達自在更是真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