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港人生活質素

 


 

滙豐發布[生活質素報告]指出,香港生活質素總分為68分,低於全球平均的75分,而香港受訪者平均希望在60歲退休,但出於經濟原因,逾七成香港人預計會退休後繼續工作。報告指,香港受訪者談到退休後的生活時,最關心的問題主要包括身體狀況轉差、通脹和醫療成本上升,反映個人化及全面財富規劃的重要性,以確保生活質素並為意外狀況做好準備。

 

生活質素是與經濟水平掛鈎。 地方經濟發達及富有,其人民的生活質素則提升;反之,地方經濟衰落,通貨膨脹,失業率高,其人民貧窮,生活質素則低落。 香港自回歸後,經濟下落,雖然賴祖國的堅定支持,但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環境下,香港已再難回復昔日的黄金歲月。 又適逢美國帶頭對中國的打壓,香港也無可避免地受到牽連,外資不斷撤離香港往他地,經濟仍没有多大起色。 但畢竟爛船仍有三分釘,港人仍然是富有的,只不過是貧富懸殊的情況惡化了。

 

樂施會的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疫情前2019年,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35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萬,差距達34.3倍。但2023年第一季數據顯示,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跌至23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2,600元,兩者差距進一步擴大至57.7倍,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達歷年最高。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城市。中國強,香港强;中國富有,香港富有。中國這四年多經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打壓,表面上經濟仍撐得住,但內底處,已是傷痕累累,醞釀巨變。經濟學家直言,中國迄今的應對措施恐怕尚未足以阻止經濟「日本化」,增長急速倒退的憂慮恐較嚴重。 基建投資和寬鬆銀根已不太管用,中國經濟一定要向消費驅動轉型,更何況人口老化和歐美企業轉移供應鏈,若無結構性改革,中期經濟增長恐跌穿4%

 

日本曾是全球最富有的地區,但三十多年前被美國強迫把日元升值後,經濟從此一蹶不振,至今才能恢復過來。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是否「日本化」,仍有不同結論。  從當年日本經濟陷入深淵的資產泡沫爆破出發,指日本1990年地價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60%,東京股市市值是142%,反觀中國2020年地價只是GDP160%,房價僅較歷史高位略低,股市市值亦只有GDP67%,而且城鎮化比率亦不及當年的日本,可以吸納農民從事城鎮更高生產力的工作,況且資本管制遠較日本嚴格。

以前日本內需長年疲弱,源於泡沫爆破後經濟衝擊的心理陰影,而在當今的中國,「集體創傷」來自新冠疫情,民眾發現往往只能「食自己」。地緣政治更難搞,以前美日摩擦僅在貿易,終以日本不再堅持汽車從日本出口來化解,可是如今中美關係差得多,不見得短期內能修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