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寵物同行


 


 

 

港鐵於51日起在輕鐵推出貓狗同行試行計劃飼主只要花99港元購買貓狗同行證」,每逢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便可與寵物乘搭輕鐵計劃目前只准用寵物專用袋攜帶寵物上車,寵物袋的長、闊、高合共不可超過170厘米,單邊不能超過130厘米。所有輕鐵車廂最後一道門已貼上寵物上車處的標示。 飼主需在進入輕鐵月台範圍前,將貓或狗放入寵物專用袋中,在鐵路範圍內不可打開專用袋露出寵物或放牠們出來。

 

有飼主認為計劃有助減輕他們與寵物出外的交通開支但有乘客擔心輕鐵細多人起來會較擠迫會嚇親其他乘客,雖然乘客如希望與貓狗保持距離,可選擇在車頭部分上車及停留。輕鐵大多只有一節車卡,間中會較擠迫,尤其在人多或繁忙時間,擔心部分人或小朋友貼近貓狗會害怕。未來兩個月試行期間,港鐵會加強車廂巡查,留意整體服務及車站運作,並吸取經驗,以便檢討和改善計劃。若有需要,港鐵不排除延長試行計劃。

 

自己喜歡貓、狗寵物,但有不少朋友卻不喜歡,因有些人是天生畏狗貓,也有些人是敏感毛髮,更有些人是注重個人衛生而避近距離接觸貓狗。  雖然年青一代喜飼養貓狗寵物,但港鐵也要尊重沉默大多數的權利及利益,不要偏向貓狗一族而損害其他人的權益。 現在試行期間的現範很合理,相信乘客可以容忍及接受,但港鐵要嚴厲執法,對違規者即永遠取消其「貓狗同行証」,如情況失效更要果斷地取消試行計劃。

 

香港人的公民意識非常差。 家居的街道遍佈狗屎,鮮見有食環署職員巡查,附近學校的學生稱這街道為「狗屎街」。 鄰近的公園是禁狗隻進入,但當晚上保安人員休街後,狗主便羣集公園聚會,任由狗隻隨處便溺。 早上晨運時便發覺公園狗屎處處,充斥尿味,辛苦了清潔工人了。  香港人是難自律的,要嚴厲執行罸則方可有效管理。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內地遊客

 





 

內地五一黃金周的五天大批內地旅客訪港,入境處稱期間共有91.3  萬人次入在中環纜車站大批旅客排隊等坐纜車上山頂工作人員舉牌指示排隊區堅尼地城海旁亦逼滿人想拍出最美角度就要排隊亦帶旺附近咖啡店生意尖沙咀天星碼頭一帶同樣人山人海乘搭天星小輪要排隊分批上船而雪糕車做到沒停手海港城的網紅打卡樓梯拍照留念廣東道的名店人頭湧湧排隊購物的盛況再現…………..

 

過去一年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由主要過來購物改為遊覽後才購物故香港在這五天期間皆擠滿內地遊客填補了離港的港人自己在這期間因有需要往油尖旺區辦事體會到早上整條彌敦道皆是人頭踴踴但八成行人皆是內地遊客擠滿沿路的食肆午間的旺角區更是人山人海的內地客打卡購物及餐食隊龍處處擠擁難行本地人不宜出行家居附近的土瓜灣區特別是偉恆昌一帶更是車水馬龍街道泊滿旅遊巴士擠滿了內地遊客影嚮了本地人的生活

 

但很奇怪今年港人對這擾民的遊客潮卻沒有如往年般的投訴原因可能是

內地遊客的質素是提高了較有禮貌及文化不會隨處踎丟垃圾及小便懂了守秩序及排隊

40多萬港人離了港沒多人去投訴

經濟環境差及40多萬港人北上消費本港零售及飲食業便要靠南來的內地遊客故要容忍短暫的不便

 

政府重視的是內地遊客的量而非質但他們絕大多數是低端消費者有的更是即日來回的廣東省居民難促進香港的經濟旅遊業要扶助香港的經濟定要大幅度吸引高增值的遊客 在這範疇,真的要讚香港賽馬會管理層的眼光視野及智慧  馬會作為連接國際的重要平台致力於通過世界級賽馬賽事及融合了體育文化娛樂元素的多元活動為來自全球各地的觀眾帶來豐富且精彩的賽事娛樂體驗推動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交流與合作今年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首度推出高消費海外遊客體驗套票內容包括專業導覽賽馬講解及餐飲服務其中定價4500元的套票專為高消費旅行團設計提供廂房觀賞晨操及賽事享用自助餐及品酒等吸引數十名澳洲旅客參與包括商務團體及賽馬愛好者一組16人的商務旅客來自澳洲金融石油航空等大中企業高層在港停留4天進行商務洽談預計每人平均消費約10萬元另一組12人由澳洲的賽馬旅行社組織團員多為馬主或育馬者在港逗留7行程包括觀賞賽事乘坐觀光船等人均消費近7萬元這類套票應恆常化及配合會議中心的活動以吸引海外的高增值遊客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上班工作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爆發時,全球公司多推行了在家工作 ( Work from Home,  WFH),香港政府及本地企業也不例外,但當疫情陰霾散去許多公司便堅持員工必須重回辦公室工作,但對於習慣了居家辦公的員工又是一場職場的考驗過去幾年他們在家中悠然自得地敲著鍵盤如今卻要在老闆或上司的注視下工作

 

在家工作模式在員工的角度是絕對的受歡迎,因可以節省交通時間及費用,更可以靈活運用上班時間作私人事務,如接送子女上學,應對家居特發事件等等。 兒子在悉尼的IT機構工作,新冠疫情期間員工要在家工作,疫情過後公司便要求員工重回辦公室工作,但員工因已慣了在家工作,故皆選擇繼續在家工作,每星期五才回辦公室工作。公司也要讓步遷就員工。

 

在公司管理層的角度,司的運作是需要全體員工的通力合作及彼此了解方可事半功倍,事事順利。 而面對面的工作環境可促進同事間的和合及默契,管理層更可明瞭員工的長短處、理解員工的工作狀況、及遇上突發事件特可以迅速、靈活、有效地調動人手解決問題。 在財政管理上,在家工作模式確是可以節省不少寫字樓租金。

 

近年來,愈來愈多新興公司允許員工遠程工作,然而卻還是有不少商業巨頭要求員工每周5天回到公司上班。據調查發現,大部分Z世代 (1997出世)對此表示不滿,尤其是那些在疫情期間入職,並早已適應遠程工作的人。這些年輕員工普遍認為,回辦公室並非真正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而更像是企業的一種形式主義,藉此展現對員工的管理控制。Z世代不得不迅速調整步調,試圖在老闆面前「裝忙」,但是這種忙碌往往只是表象,實質產出卻寥寥無幾,例如有人抱著電腦在走廊間來回踱步,有人假裝參與不必要的會議,有人認真地與同事「閒聊」、有人頻繁接聽電話,更有人故意用力敲擊鍵盤但實際無內容產出,看似忙碌卻毫無實質貢獻。為應對Z世代「裝忙」,有公司開始將遠程監控技術引進辦公室,包括追蹤座椅使用頻率、監測電腦螢幕活動、甚至分析房間使用情況。然而,對於從讀書時期就習慣遠程學習的Z世代來說,這些措施顯得過時且多餘。這些監控工具往往適得其反,使員工對公司產生更大的抵觸情緒,進一步降低工作熱情和忠誠度。

 

專家建議公司應重新思考管理模式,尤其是在數位科技快速進步的世代,強制進辦公室的規定已毫無必要。員工若能在更彈性和自主的環境下工作,不僅工作效率更高,也更具創新能力。因此,比起強硬的規定,應考慮放寬辦公室工作政策,鼓勵員工以更適合自身狀況的方式完成工作,打造一個更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長者就業

 


 

 

預計到2018年,香港三人中將有一人年滿65歲。過去11年間,本港長者就業人數增逾兩倍。 據估計,2011年的長者就業人數為65,000人,2022年則升至210,000人,而一半的長者員工多為月薪$15,000以下的低技術工種。

 

有傳媒訪問了一位70歲的婆婆,她與退休的老公居住私人劏房,自己早上任大厦清潔工作,因其房租已佔大部份的政府的生活津贴,故不能不要繼續工作赚錢。  這個䅁的70歲老夫婦仍住私人樓宇,而非公共屋邨,應該是家庭資產超過規定上限而不能上樓,而接受的政府津貼應是長者生活津貼,二人每月有約9千元。  現在,大多數草根階層的70歲長者皆接受長者生活津貼,因他只需將資產轉移其子女户口,但自己仍可保留30元的資產作為生活費。 更有長者將資產轉移後,要求兒女開了一張信用咭的附屬咭作為他日常生活費用的支負工具。

 

家居附近有多家食肆派免費飯,但名額有限,故派飯當日便有長者清晨便來排隊。以為這些排隊取免費飯的長者皆是領助綜援的,但非也,很多的街坊只是貪便宜,慳支出,幫補家計而矣!   香港是不會餓死人的! 很多長者是慳家,要把賸下來的錢幫補子女。

 

有傳媒訪問65歲仍在工作的長者。他坦言說因經濟理由仍未能退休,因既要照顧上一代的父母,又要照顧下一代的「啃老一族」兒女,幸好他自己在1950年代出生,分享了香港黃金20年的豐收,有樓有資產。 香港這數年來流走了三、四十萬的當打一族,職場上有很多空缺需要富本地經驗的員工繼續運作,故年長的員工仍能留任。

 

不少僱主投訴現今年青人無承擔、無責任感、只顧享受、缺遠見、見日度日。 估計現在 Z世代 (1997出世的)佔人口的35%,而這一族多有父母照顧,正是「食父母、住父母」,無需為生活奔波,工作只是找旅行、娛樂、消閒的費用,當賺夠了使費,便辭職不幹,旅行遊埠了,那有願意打長工,盡心盡力地投入工作。 故現在職場,特別是低下工種如保安、清潔、運輸、飲食、零售等等,總有大量空缺職位。 年青一代不願投入傳統的士行業,卻選擇自由身的網約的士行列,因隨時可出休息旅遊;年青人不願生兒育女,因不願受束縛困身而不能四處遊樂。這四、五年間,有三、四十萬人移民他地,而這羣人皆是有資產、有學識、有能力、有抱負的社會骨幹分子,短時間內卻難補上合適的人才,故現今僱主確是為好員工難求的問題苦惱。

 

「啃老一族」非全出身富貴家庭,也有不少與父母同住共屋邨内。 他們的主觀心態是: 「何需勞心勞力工作賺錢買樓及儲蓄,捱壞了身體便不能享受人生。 父母死房屋便是自己的,父母的資產也轉給了自己,生活費不足時也有政府的生活津貼。 何需擔心為生活奔波!」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如是因 如是果

 



 

邵音音於社交平台近日貼出與黃夏蕙的合照並寫道

今天23下午黃夏蕙被人告上法庭什麼世界九十四歲的老人也要告死她黃子華說生人也有好多地獄要破祝黃夏蕙過難關生人不放過妳人好可怕生人也有好多人造地獄好可怕祝願黃夏蕙今日先平安度過天啊!」她又於帖文下留言:「活著的時候爭個你死我活不明白太有錢人的世界運作錢多到花也花不完沒完沒了就是要讓妳沒飯吃

 

以為是甚麽富貴人物告黄夏蕙使她走投無路94歲也要被罸坐牢  但原來官非是由於黃夏蕙的慈善基金最近收到法庭信其基金於最近兩年轉了會計師卻未有為基金將文件遞交到政府部門會計師現時更失蹤事件中黃夏蕙被罰款一萬二千元 這非是什麼地獄事件只不過是情序上的疏忽被罸款事宜非刑事罪行類似過期交税被罸附加費忘記交電费而被截斷電源忘記繳交通違例罸款而被告上法庭等等的不幸事件 生活中常遇到這些小漣漪皆由於自己疏忽而導致是自己種下的因自己便要嚐其果,予人無尤 違了法便要付出代價 邵音音言重了亦無需誇大事情而製造仇敵

 

黄夏蕙也是公眾人物20多年前自己對黄夏蕙全沒好感因其容貌兀特又喜歡標奇立異博上鏡」。 但其後發覺她的言行全無惡意傷害他人只是愛出風頭而已 例如她必出席Joe Junior 的演唱會而且盛妝捧場獻花及派利是逗得全場開心是典型的歡樂而非奸詐角色她每年新春皆打扮成生肖形象 往黄大仙祠拜頭注香她多次高調參與反名店霸權事件撐碼頭工人等社會運動又樂於與網民互動後網民對她的觀感變得良好起來認為她有內在美沒有架子更封她為女神和BB外國名牌商戶在香港引起風波黃夏蕙每每挺身撐場被部分網民視為香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