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淨心清供













[淨墨文化] 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了李淨老師和學生的展品,這是一個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展覽,聖像畫是源於一份淨心的供養,山水畫就是一片心靈的境界,荷花畫是反映作者的情感。 展出的聖像畫盡是菩薩寫照,特別是觀世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和普渡衆生的形像,已深入港人的心中,朋友中不少雖非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但也在家中置觀音像作供奉之用和戒食牛肉。

觀世音菩薩的凡身有多種傳說。 根據[悲華經] 的記載,觀世音本為慈航尊者,因不忍見世間女子遭受沉淪之苦,於是自願轉世為林國妙莊王的三女妙善。妙善公主自幼修行禮佛,長大後妙莊王為其招婿,公主不從,被軟禁於後花園中,後來又被送到白雀寺搬運茶水,但她仍沒有屈從; 國王又下令焚寺,僧尼俱亡,只有妙善無恙; 又命斬其首,但利刃無故三折;又命人以白絹絞其首,霎時黑霧遮天,一隻白虎背負妙善前往屍多林。 妙善遊歷地府,以其慈悲大願超脫惡鬼,至香山修道,九年後功果圓滿。當時妙莊王身染惡疾,妙善自願割目斷臂救治父親,莊王深受感動,從此潛心修道。

觀世音菩薩有32個應他的眾生相,可以是男身,又可以是女身。 在早期的圖像中,觀世音菩薩多現王子相,站和坐之像皆有,身披王者衣冠,有的則是採悠閒的濟度相。直到七世紀後,才有女相觀世音像出現,象徵着母愛和大慈大悲的精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