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法門古道











大嶼山池塘仔一帶存在不少佛教修道場,雖然不少因再沒有住持而被荒廢,但週邊環境因交通隔離而仍保持清淨脫俗。 東涌往寶蓮寺是行山的路徑,全程約3小時,一半時間是向上行,頗考腳力。 由東涌可乘巴士往石門甲起步,省卻一段行程,約半小時便達池塘仔。 地塘仔村環境清幽,利於禪修,除了禪院和精舍外,不少為清修道場、如寶林禪寺、十方道場、法航精舍、法林禪院,華嚴閣,以及鄰近石門甲的羅漢寺等。  這一段的池塘仔古道又稱[法門古道],路途平坦,多為水泥鋪設,十分易走,環境寧靜,綠樹成蔭,景色怡人。 翹首回望有巍峨的鳳凰山與彌勒山,開揚處則遠眺赤鱲角新機場,視野廣闊,於中途還可順道遊覽參觀名剎古寺等,極具文化和生態特色,為漁護署劃定的生態郊遊徑。 


[ 門古道] 現在較有名氣的道場包括:



寶林禪寺,或稱寶林寺,位於寶蓮寺以東約三公里,僅有山路可達,由於位處偏僻,該寺被譽為香港最清靜的佛門地。 該寺由悟明法師於1955年開創。悟明法師以苦行見稱,在鳳凰山獨居二十多年。 1956年,悟明法師過世後,寶林禪寺由聖一和尚接管。 寶林禪寺殿堂建築較為簡樸,包括:大殿(兼作禪堂)、毗盧遮那殿、地藏殿及地藏塔等。 除年邁高僧外,寺內僧侶都要下田耕種,糧食自給自足。 藝人黄元申、莊文清、何寶生也曾在此寺修道。


羅漢寺是建於1926年,一名來自廣東省西部的暢緣和尚在寺址附近的一個岩洞潛修,並將此地命名為羅漢巖(又稱羅漢洞)。 到了1960年代中,李耀庭居士等佛教徒來到此處,發現此處的環境適合建立佛寺,徵得暢緣和尚同意後,便於1971年動工興建,1974年落成啟用。 羅漢寺的主體建築為大雄寶殿,高約12米,面積130平方米,在東涌新市鎮發展前,一海之隔的屯門也能看見。 羅漢寺也設有觀音殿和地藏殿,以及名為海會塔的骨灰龕位。 羅漢寺亦保留羅漢巖這個天然岩洞供奉十八羅漢,以及羅漢泉這個天然山泉。



寶蓮禪寺是離島區最著名的十方叢林,最初只是由三位法師建立的石屋茅蓬,後來十方僧人到來,自耕自食,草創禪門模範。 1924 年紀修和尚由鎮江金山寺來港,大眾邀請他出任十方叢林第一代住持,由此改名[寶蓮寺],翌年舉行傳戒法會。 1928 年大雄寶殿落成,佛寺漸具規模;1970年重建大雄寶殿;2014 年大雄寶殿後方加建樓高五層的萬佛寶殿,令佛寺更添氣勢。自從1993 年天壇大佛開光後,寶蓮禪寺不單止是禪修之地,也是中外遊人的旅遊景點, 周邊設施陸續增加。 2005 年位於鳳凰山麓的心經簡林建成,翌年昂坪纜車和市集啟用。 2010 年政府在寺前興建昂坪廣場,佛寺的主軸由萬佛寶殿伸延至廣場的牌樓,形成香港最大的佛寺建築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