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被人稱為[耆英] ,但最近卻被人稱為[耋翁] ,不知何解,原來以前中國人較短命,故有[人生70古來稀] 的說法。 70歲的長者已可達[翁] 的崇高地位了。
[耆、耋、耄、耈]四個中文字好少見,但四個字都有[老」字在頂頭,都是跟老人有關,是四種年紀的解釋。根據東漢劉熙的著作:
[耆],音其,指60歲以上的老人;
[耋],音秩,指70歲以的老人;
[耄],音務,指80歲以上的老人;
[耈],音九,指90歲以上長者。
100歲就稱為[頤]。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拆字分析”老和日”,意示到了60歲該過點老人的日子了。耆組的字不多,一般都是對老人的尊稱。古時[耆英]二字指年高碩德者,碩德耆宿,更是指有名望有學問的老年人。但在廣東,人們喜歡稱這些已邁耆年的為[耆英],也許是因為愛新覺羅·耆英這位千古罪人的緣故。
耋,七十歲的年紀,拆字分析”老和至” ,意思是到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的階段。老人說的跌到,其實是這個[耋]字,死了也沒有人知道的意思。
耄,八十歲的年紀,拆字分析” 老毛” ,國語中經常說的[傻老冒]中的冒字。因為「耄」字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因此應該寫作「傻老耄」。粵語中常說的[荒謬(冒音)],其實是[荒耄]。若不是昏亂、昏憒,誰能做出如此荒唐,離譜的事情。
耉,九十歲的年紀。古文有說[耆耉難辭],是指年邁的官員被告知要告老歸田時,心有不甘,但因年老體弱,不得不退隱官場。
1 則留言:
謝謝你的解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