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發跡香港










香港文物探知館的「發跡香港」展覽重溫百多年香港工業的發展,特別是戰後至1980年代製造業的黃金歲月。展覽以文字、圖片和視聽節目等闡述香港工業的成長、工業區的設立及其與社區的關係、工人生活和工廠大廈的建築特色,讓觀眾認識上一輩人胼手胝足、努力耕耘的成就。 除了展覽外,更邀請有研究人士作專題講座,包括活化工廠面面觀,戰後香港成市、工業與工人,從線到衫,香港棉紡工業家,香港工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前規劃署署長潘國城博士探討了香港工業的發展。 他是支持香港維持發展工業,認為萎縮工業的地區是不能帶動經濟,更不能維持充足的就業機會。 隨著珠江三角洲的生活指數不斷上升,不少港商冀能遷廠回港繼續經營,但奈何港府沒有一套工業政策扶持製造業,廠商衹能靠自己,自求多福。潘博士覺得製造業仍可在港繼續發展,但政府要明確訂立扶持政策,如土地及稅務優待、土地供應、人才培訓等等。


自己絕對讚成潘博士的觀點。 環顧繁榮和發達的國家如美、德、法、英、日、中、韓、星及台,皆有強大的建造業支持其經濟發展。自己在1971年畢業後便踏足工業界,是首批往日本受訓的工業工程師,但數年後便轉投公務員行列,當時有同學不厭工廠的工作時間長和工作環境差而繼續從事工業界的,金錢回報是極可觀,數年內已可置業投資,公司上市後更獲配股而可提早退休享受人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