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石屋家園










往母校九龍城民生書院時,發覺校旁的寮屋區已被清拆,但保存了五個中式的二層石屋,並活化為[石屋家園] 還記得有中學同學曾居在這寮屋區,但1966年中學畢業後已和這同學失了聯絡。


早於宋朝,即八百多年前已有居民定居於九龍城區。 自宋朝至清朝,九龍城由曬鹽場變為墟市。 十九世紀,英國佔領香港,九龍城以其戰略地位被發展為寨成,而石屋的位置上建有兩排屋宇,由何氏家族擁有,住有三數戶人家。 港英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在九龍城興建了啓德機場,成為九龍城另一個地標。日治期間,日軍為擴建啓德機場而拆卸了多條九龍城的村落,其後在聯合道一帶的土地上興建平房以安置無家可歸的村民。


二次大戰後,大量內地移居香港,石屋一帶成為寮屋區,被稱為侯王廟新村、荔枝園和何家園。 寮屋區內設了多間片場,包括長城片場。 隨著香港工業在六七十年代的發展,石屋一帶出現了不少山寨廠及工場,長城片場也成為了塑膠廠。 31號石屋是被用作為[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 的商鋪[藍恩記] 招牌仍保留至今。


石屋家園計劃旨在恢復石屋舊貌,活化[何家村] 舊址,彰顯石屋在九龍城區的歷史價值及重要性,讓新一代在活化的歷史建築內承傳上一代重視的文化及價值。 石屋家園設有文物探知中心,擺放了昔日的傢具和用品;懷舊冰室提供青少年的就業和實習機會;明陣花園提供默想和靜修的空間。 每日皆有免費的導賞服務,亦定期舉辦手工藝課程及長者活動,如粵曲、書法、太極、唱聚下午茶等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