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仔從加回港探親,重回故居美善同道[政府樓] 探舊鄰居,得知數月前一星期內死了三位街坊,雖然年紀老邁難逃一死,但三位皆是病痛纏身,被困在沒電梯的家居,欠缺生活質素,其中居住五樓的街坊選擇了跳樓自殺尋求解脫。 香港人的壽命是全球之冠,但健康情況及生活質素卻遠遜其他先進的國家。 這次事件帶出了二個問題:長者安老及重建[政府樓] 。
政府狂推長者自居安老計劃,以家居援助誘導長者自居而無需申請政府資助的䕶老院,因政府不能提供足夠的護老院,使長者能在生前可以成功申請入住。 自己的經驗,有長期病患的長者如中了風、腦退化、癱瘓等等,家居照顧是不足夠的,定要倚賴護老院的團體24小時全天候、全方位的照顧,包括了醫生、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社工、護理員、精神科人員、廚師等等。 港人老化的問題存在已久,政府的[老有所依] 口號從未能實踐,要興建多層式的護老院及輸入護理員是急不容緩的措施。
[政府樓] ,Government Cooperative Housing Scheme, 是50-60年代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偏僻地方予公務員群組興建六層的住宅樓宇,每單位約1200呎,作為自住之用,而建築費可分20年攤還,但卻沒有個別屋契,祇有大屋契,故不能在市場自由買賣,祗能轉讓予在職公務員。
如要作自由買賣,群組便要向政府補地價贖回屋契,但要有80%業主同意方可進行。 [政府樓] 建成已超過50年,住戶多是退休年老公務員,行動不方便,故希望住宅能重建而遷往有電梯的樓宇,但住底層的住戶卻不以為然,因他們不需用電梯,現居所偌大及地點方便,又習慣了居所環境,而且兒女又可繼承其物業,故不願遷徒。 在不夠贊成票下,[政府樓] 的重建計劃全沒進展,祇有數個地點可以成功重建,如西環寶翠園、紅磡漆咸花園、筲箕灣藹寧園。 自覺身體已不能再攀樓梯,有居在[政府樓] 的退休公務員朋友便和兒女對調住所,自己遷往較小但有電梯的樓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