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物博物館繼2014年舉行過[敦煌——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後,今年再與敦煌研究院合作,籌劃[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相隔四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再次以敦煌作為展覽主題,但今次展覽的呈現手法融合數碼元素,擺脫傳統純粹展現文物的方式,以科技連繫文物,強調觀眾與展品的互動。透過了高清拍攝、掃描及測繪方式,建立洞窟的電腦立體模型,這些高科技的文物管理及保存方法成就了今次 [數碼敦煌]的展覽。
為了讓觀眾走進展館,便彷如置身於敦煌洞窟之中,展覽特別使用高清打印技術,以一比一比例複製了西魏時期的第285窟。洞窟內除了有佛像雕塑,天花及牆身亦有不少傳統神話的畫作,例如印度的[象頭神]、中國的[雷神]、希臘的[日神]等,展現佛教傳播過程裡吸納中西文化元素的特色,並以動畫呈現 [五百強盜成佛圖]的故事。同時,展覽透過影像融合技術重現北魏時期第254窟,將[尸毗王割肉餵鷹]的故事動畫化,又以投影器為洞內的佛像雕塑投射顏色及不同部分的特點,讓觀眾更了解佛像結構。而展場中的第45窟則以虛擬實境(VR)方式呈現,觀眾只要戴上VR眼鏡便有親歷其中的感覺,可以仔細探索洞窟,了解當中的壁畫及彩塑。
敦煌洞窟的藝術主要由彩塑與壁畫構成,但不少[經變畫]都因年月洗禮而變得模糊不清,而且受到洞窟內的光線和逗留時間所限,即使大家親臨敦煌亦未必能清楚欣賞到。是次展覽就展示多張盛唐時期的[經變畫],當中不乏多張經典作品,包括[217窟的觀無量壽經變]及[彌勒下生經變]等,不只能細緻地看圖中的人物、風景及了解佛經故事,還可以了解唐代的宮殿及寺廟等建築文化(130及290窟),進一步認識當時的歷史風物。
敦煌石窟被視為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 ,而「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除了展出逾百件珍貴展品外,亦推出多項教育配套活動,包括敦煌音樂會和教育專場、講座、導賞和外展話劇演出等。展覽期間更將放映[千年莫高]錄像節目,以新穎的數碼科技演示文物背後的故事,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