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大學加學費

 


 

凍結27年的大學資助課程學費即將上調。政府宣布由明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平均加幅5.5%,低於日前消息所指的每年最高加9%。目前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的資助課程本地本科生學費為每年4.21萬元學費將在2025-26學年先加2400元至4.45萬元之後兩個學年每年加25004.95萬元。 政府提供的助學金和學生貸款額由明年起亦相應調整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加學費非為應對政府財赤政府未有計劃於3年後再加學費

 

教育局表示,教資會資助課程學費的目標成本收回率為18%,過去10個學年都不達標,本學年收回率預計只有12.9%,即使加學費後,到2027-28學年預計平均收回率只有13.4%。不過,政府亦未制訂將收回率提升至18%的時間表。

 

自己在上世紀60/70年代讀大學時要靠政府的貸款支付學費,生活費則靠私家補習赚得的學費支付,但畢業後三年間便償還了政府的貸款。  現今大學四年的學費約二十萬元,可分十五年攤還,貸款利息為2%,每月應償還少於1,150元,以大學生剛畢業的人工為約23,000元,加了價的學費不應為學生帶來不能承受的負擔。

 

回歸後初期,學生拖欠還款情況嚴重,而當時政府不着力追債,故學生皆抱着有拖冇欠的態度,以為時間久了欠債便可注銷,無需償還。後經審計署揭發及社會斥責後,政府便着力向債務承擔人追討欠款,更訴於法律,學生拖欠還款情況已大大改善。根據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網站,本學年有379宗拖欠還款個案,3年間學年的拖欠還款數目持續下降。「欠債還錢」是基本的道德、法律及責任觀念,接受了社會資源培訓的大學生更要奉行公民責任,負起以往的承擔。

 

澳洲也有類似的學生拖欠還款經驗。 澳洲大學生多是靠 Aussie Study 的貸款完成大學課程,但畢業後卻不還款,更逃往他省便可避債,政府以往又不落力追債,故拖欠還款情況非常嚴重。 在公眾壓力下,澳洲政府開始經 Medical Care 的醫療系統追查欠債者的行踪。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近日和家人去日本遊玩他在Facebook分享照片及感想直指一個地方能否吸引人前往要視乎當地社會的大環境和氣氛是否能給予市民信心安心如只靠煙花表演魚蛋等小食就難以有理想效果很同意曾俊華這番評論但出自他的口中似乎是有㸃涼薄了因香港現今的低沉經濟狀況他作為以往十年的財政司長應要付上大部分的責任但要重回香港往昔的黃金經濟時代恐怕已難若登天了。雖然現届政府己開始發展經濟的正確方向但因地域政治因素及歐美國家的阻窒相信步伐是艱辛及緩慢的政府也不放棄短期、快成及短暫的經濟措施相信中央也不會讓香港這氹死水乾涸將會不斷泵入鹽水救活

 

 

曾俊華是港府的傳統政務官是英國殖民地培養出來的官僚熟識港府的運作他是前特首曾蔭權親自招聘的政務官也是曾蔭權的親信故官運亨通無風無浪下便可晉升為財政司長任財政司長的約10年期間香港地產暢旺樓價狂升庫房收入也激增儲備有達2年的開支故他可以趟平及hea做也無需擔心庫房收入曾被諷為守財奴高地價政策使財政司長的曾俊華無需擔心財赤問題但卻為香港的經濟造成現今的經濟困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為官之道有誠信及有道義的政府官員在退休後應秉持此信念及態度處理公開的言論曾俊華離官後秉誠此道徳操守對港府政策從不插口只尊心從商但香港的財赤問題嚴峻而港府卻堅持財政穩健叫港人不要杞人憂天香港現今的一言堂政治局面已另有識之士噤聲相信曾俊華因此要挺身而出揭破皇帝的新衣告訴民眾財政問題的嚴重性



港府前局長王永平自退休後便不斷抨擊政府的政策及施政使人覺得他有[以子之予擊子之盾]的表現是在博出位但已全失人格及誠信記得他退休後一年多後曾接受李鵬飛在電視訪問有關政府一些政策 在訪問中他除了不為政府辯護外更承機抽水大力踩踏政府的失政主持人飛哥也看不過眼問他[一年前你不是任這政策的局長嗎]王永平知失言即轉移話題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房屋署新作風

 



 

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引入新思維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的措施已見成效上年已收回2200個濫用及違約公屋單位創近年新高除要求公屋戶申報物業及居住情況、「放蛇打擊網上平台出租公屋外房屋署亦引入加分制」,鼓勵屋邨物管公司舉報公屋違規行為並提供舉報誘因打擊濫用公屋房署於去年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租戶每2年申報居住狀況以及申報是否在本港持有住宅物業房署至今已成功收回8.7萬份申報表又隨機抽選約30000份交回的申報表進行查冊經覆核後證實46個家庭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將跟進發給遷出通知書或檢控房署亦查核公屋住戶在內地及海外的資產申報

 

這位高調追星捧偶像的房屋署長,作風與以往的房屋署長有别擺脫了傳統官僚的架子作風貼地親民進取及公開以快速回應市民所需成績有目共睹

 

無綫節目[東張西望]近期播放76歲何伯娶46歲內地背景女子涉及高達450萬的錢銀轇轕而與子女起紛爭事件連月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何伯及何太更成為網紅不時直播自揭經歷之餘因何太住在公屋引起外界質疑何生何太是否違反公屋租戶條例屋署署長羅淑佩迅即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何伯任何時候到現在都不是公屋住戶對於坊間有指何太已經加了他戶籍惟羅淑佩指未有相關記錄如果署方收到消息指有人在內地已經有物業署方會查詢內地相關部門如發現超出資產限額單位會被收回 羅淑佩指並非要透露何生和何太的私隱指他們在網上已經自行披露很多訊息又指如果署方不跟進這類高調的個案,「社會亦會覺得唔係好妥」,所以一定會去做

 

 

早前有網民公開兩個位於東涌逸東邨的單位地址指屬於逃犯羅冠聰的家人斥他們霸公屋」,呼籲房屋署跟進最近,房署發不點名回覆稱羅冠聰潛逃外國前與家人居住在東涌逸東邨一個單位因欠租違反租約3月終止租約6月完成相關程序及收回單位在完成翻新工程後編配予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羅冠聰在20206月離港流亡到英國其後公開表明自己離港後已沒有聯絡親人並與他們斷絕關係不再往來去年7警方國安處宣布懸紅100萬元通緝包括羅在內的8名海外港人帶走羅的父母及兄長錄取口供問話和搜屋指他們涉嫌協助在逃人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羅冠聰在英國仍然高調進行危害中國安全行為最近一次是在倫敦舉行記念六四的集會約有五百人參加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污染血液

 


 

 

英國首相辛偉誠在血液污染醜聞調查結果公布後,承諾不惜一切代價,向受影響人士全面賠償,形容這一天是英國的國家耻辱日。辛偉誠在國會下議院說,代表本屆政府以及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每屆政府,深表歉意,對這種可怕的不公正行為作出全心全意和明確的道歉。當局翌日公布賠償細節。傳媒報道,估計賠償總額超過100億英鎊。

英國血液污染醜聞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當時,英國在捐血方面難以自給自足,須從包括美國等國進口,但部分進口血液來自囚犯和吸毒者等高風險捐血者,導致一些血液受到愛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污染2500多頁的調查報告說,事件中有3萬人受影響,大約3000人已經死亡,預料死亡人數還會增加。

報告指責醫生、政府及國民保健服務體系,讓病人在接受醫療服務時,感染愛滋病病毒和肝炎。報告指出,用於治療許多人的進口血液製品不安全,不應獲得在英國使用的許可;大量患者暴露於不可接受的感染風險中。報告又說,衛生系統工作人員故意銷毀相關文件,以掩蓋事實。

 

上世50-60年代香港也有賣血的勾當,但70年後已鮮聞有賣血的交易了,因紅十字會經自願的捐血行動已可以提供香港的血液需求。 紅十字會有嚴格的抽血標準,染污了的血液是不會被接收。 自己年青時是捐血者,但中年時因腸胃問題要長期食藥,便被紅十字會拒之門外,不接受我的捐血。

 

真不相信,民主及法治的英、美兩國可以發生這類醫學醜聞,雖然是半世紀前的事,但除了賠償外,責任誰屬也應公佈,以防歷史重現。賣家的美國理應負上最大的責任!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港大校政風波

 




 

港大校政風波愈演愈烈港大校長張翔首致函教職員指斥校委會繞過他加插審議多名副校長人選違反既定程序」,且事前亦未與他諮詢直言大學管理層對此一無所知張批評此番行徑動搖香港大學學術自主的百年基石不利香港大學和香港的穩定與發展更談不上吸引全球人才」,並強調必須尋求解決之道捍衛大學的尊嚴

 

港大校委會隨即去信教職員學生及校友指早前通過暫任數名副校長屬合法合規而且校長張翔知情同時批評張翔多次缺席學術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會議批評校長管理問題港大校長張翔深夜再就事件發出聲明反擊指校委會在他和多位委員反對下發出公開信涉及失實內容和不公允的批評重申對委任副校長一事毫不知情又指對再有校委會高度機密文件洩露感到極度失望形容是有組織和有預謀的惡意抹黑」。

 

王沛詩是林鄭月娥委任因她曾是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監警會主席港大校委會委員等等而且她丈夫廖長江是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班長」,乃建制派大佬之一王沛詩2022年初坐上主席之位後港大高層的關係慢慢出現轉變有聽聞這位新主席對港大決策介入越來越深可說事事過問甚至要在校內設辦公室長駐作為港大行政最高話事人的校長張翔自然很不舒服兩人對一些事項意見相左主席卻堅持己見彼此不和遂逐漸白熱化校長想聘請美國名牌大學猛人出任負責大學拓展的副校長以及醫學院院長故花257萬元找了一間美國獵頭公司去物色主席對此做法甚有意見認為很不妥

 

張翔是一位學者只致力於研究不理會行政管理婉如活在象牙塔的大學內以為無需受官僚制度的束縛對外行人的指指點點更是嗤之以鼻 王沛詩是大律師出身辦事按制度規定而女姓更着重紀律程序架構規律及權力分配不容忍越權的行為如果今次風波是源於校長和主席不和 personality clash, 恐怕缺裂再難修補張翔校長已續約五年2028恐怕日後還會招來招往明槍暗箭橫飛最受傷害的還不是港大的校譽及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