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發生規模7.9級強烈地震,是該國繼1912年規模7.9以來最強,由於建築物缺乏耐震設計,第2大城曼德勒在內多處建築物倒塌,已導致至少萬人死亡,面對如此慘重災情,向來少與外界互動的緬甸軍政府也罕見向國際求援。美國總統特朗普則第一時間表態,表示美方將提供協助。但美國大削對外援助恐影響救災。自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 (USAID)援外計劃有83%,約5200萬美元,遭到取消,經費捉襟見肘。曾負責天災救援以及人道協助的前USAID資深官員說,這個體系已經搖搖欲墜,缺乏迅速救命的人力和資源,以往能在天災發生24小時內迅速派出救難團隊,如今搜救犬、重型機具都被削,只能交給還有簽約的民間搜救團隊負責。
這邊廂,香港特區政府救援隊一行51人在短時間內已抵達緬甸災區,協助搜救。搜救隊由保安局、消防處、入境處和醫管局組成,本著專業及救人至上精神,希望為受災人士帶來希望和支持。今次緬甸地震的災情涉及人數相當多,涉及的地區範圍也相當大,需要龐大搜救能力,爭分奪秒拯救生命,國家地震局亦即啟動境外地震應急響應機制,國家的救援隊亦已成立,連同特區救援隊,協助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如有需要香港可安排第二梯隊增援,從事較長時間行動,亦有替換的方案。
香港救援隊在2023年土耳其拯救行動後,進行了很多演練和準備工作。今次救援隊共51人,包括41名消防、4名保安局人員、兩名入境處人員、醫管局兩名醫生和兩名護士,以及兩隻消防搜救犬。帶備大約9噸物資,包括生命探測器、搜索工具、衛星電話、無人機等。今次挑戰與土耳其拯救行動未必完全一樣,上次天氣寒冷,但緬甸炎熱,醫療方面需要特別關注,可能有其他情況出現,形容是最大挑戰,因此藥物和裝備都有適當調整。
特區政府已從賑災基金預留3千萬元,作為緊急賑災項目之用,並正與本地救援機構緊密溝通,落實具體賑災計劃,務求為災民提供適切援助,協助他們渡過難關,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繼2023年土耳其拯救行動後,香港再在國際人道舞台上,再顯光芒,拯救人員以無懼挑戰的精神,在救急扶危的大前提下,展現迅速、專業、無私、勇敢,是香港的驕傲、政府的驕傲、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愛心更遠勝第一大國的美國。
美國特郎普總統的拯救美國經濟措施,包括徵收關税、減對外國援助、削聯邦政府、延長國債還款期限等等,目標可以理解,但手段卻太偏激、急進及專橫了,定會引起 backfire。現在已開始現眼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