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的戲曲舉辦了[南音的旋律] 講座,由二名30多歲的年青音樂家介紹了南音的唱腔、調及旋律。
本以為南音是哀怨及悲慘的曲調,但其實南音也可以諧趣及輕快的型式唱出。隨着老一輩的藝人逝去,南音在香港幾近失傳,幸得政府機構如香港電台及演藝學院的努力,將這們地道方言音樂保留及推廣下來,更欣喜見到有年青的音樂家鑽研這門難以維生的音樂。
南音,是中國說唱音樂其中一種,以地方言語,又唱又講,加入樂器伴奏來說故事。中國地方語言,音調獨特,用地方語言來唱說故事,即使聽不明,把音調、旋律、節奏和樂器一併來聽,也有一番樂趣。北方有京韻大鼓,用北京話說中有唱,唱中有說,樂器以板和鼓為首,加上三弦和四胡拉弦樂器伴奏;南方就有蘇州彈詞,用上海話說唱,三弦和琵琶伴奏。廣東南音用廣東話,伴奏樂器以椰胡為主,也有箏和板。
20世紀初,南音在香港十分流行,藝人主要的表演場所是茶樓、妓院,當時的茶樓老闆為招徠顧客,皆爭相邀請藝人演唱,後來漸漸演變成粵曲歌壇。歌壇最早期以唱龍舟為主,後來民間藝人如瞽師杜煥唱南音,最後女伶取代了瞽師的地位,而變成以唱粵曲為主。地水南音的著名曲目包括[客途秋恨]、[霸王別姬]、[男燒衣]等。由於不少地水南音的聽眾遭遇坎坷,所以歌曲內容很多都有抒發離愁別緒,而且也是自傷自憐的主題。而部份歌曲不能在良家婦女面前彈唱,因為彈唱者認為這會對她們招致不幸。
南音在1930年代開始式微,原因是粵曲廣受歡迎,減低了地水南音的吸引力。1932年香港政府實行禁娼政策,使南音藝人們的生計大受影響,而部份妓女轉以歌伶身份演唱,無形中增加了很多競爭者。到了六十年代,電台的廣播流行,改變了聽眾往茶樓的模式,而電台廣播轉而迎合年青人口味,播放西方流行曲為主,社會風氣轉變,且無後人承繼,傳統演出場合亦逐漸消失,導致南音衰落。茶樓和電台的地水南音,也於1970年代起消失。早期的南音並沒有留下錄音,直到1975年,才安排瞽師杜煥錄音,保留了一些錄音資料。1980年代中期,南音唱片的出版比以往多,當中演唱的多是粵劇藝人,如白駒榮、新馬司曾、梁漢威、阮兆輝、
唐健垣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