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張馳有道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全民普及檢測,全港市民可自願免費進行一次病毒檢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預計,全民檢測計劃將有約500萬人參與,政府正研究登記程序,採樣方式等細節及流程,仍有待與兩地專家討論後決定。本港踏入抗疫超200日,確診者已超4000宗。陳肇始表示,全球疫情仍然嚴峻,香港不能獨善其身。有專家認為今次疫情再爆發,與6月時放鬆措施有關,但陳肇始強調,政策是要張馳有道,當確診數字降低時,社會會有期望可以放鬆,否則便不是張馳有道,最重要是取得一個經驗。

 

理解今次抗疫工作是非常艱巨的任務,既要防疫,又要重振經濟,唯有戰戰兢兢的摸着石頭過河,張馳有道的調整政策。 但另市民失望的是陳局長的表現,她的離地及不知民間實況,竟然不知[好多人仲要返工]。她採取的不是[張馳有道] 之的策略,而是[見步行步] 的被動決策,一派官潦、卸責、外行、無知、無信心、無前瞻,尸位素餐的表現另人懷念前局長高永文醫生。  抗疫路上成功的地區如紐西蘭、台灣、澳門等皆預先採取先發制人的抗疫手段,方可避免社區散播的風險。

 

在香港,在2月疫情初爆時,澳門已開始封關,陳局長仍拒不封邊境關口,但在專家及民眾的壓力下,她才逐步收緊入境檢疫制度,但病菌已入駐香港。4月疫情第二波爆發後,她如夢初醒,採納了專家的意見再收緊入境檢疫制度及限聚令。56月時,本港曾經錄得單位數字增長或本地零確診,故港府便在6月底放寬防疫措施,包括取消食肆限枱人數,允許貨船在港換更,船員檢測粗疏,變成流動傳疫者。7月第三波爆發,陳局長仍指無證據顯示患者與輸入個案有關。

 

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的團隊研究指出,第三波疫情與頭兩波無明顯關連,推算不是由之前的隱形病人散播,反而與輸入個案相似,估計分別與菲律賓及哈薩克的輸入個案有關。團隊指出,導致第三波疫情有三大原因,包括豁免檢測安排、放寬[限聚令]及食肆規管、夏天溫度及濕度高,以及獨特的基本突變,提高了病毒的生存及傳播能力。


袁國勇指出,病毒傳染性非常高,除非港府有針對性措施,可確保能夠控制高危群組傳播病毒,並有足夠數量的病毒檢測,否則不可以隨意放鬆防疫措施。他狠批港府放寬防疫措施鑄成大錯,認為放寬措施後,市民防疫鬆懈,亦反映大家對疫症的認識不足。至於未來防疫工作方面,袁認為現時本港最大的問題是食肆等多個地方通風不佳,及病毒測試數目不足。 港府也相應要求中央幫助,免費為全港市民進行病毒檢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