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年的財政預算出爐了,沒有什麽驚喜,只是修修補補,回應了社會上的訴求,但對於嚴重財赤的危機仍是未能解決,還是持觀望策畧及待中央的經濟援手。 全面撤辣救樓市是挽救香港經濟的法門,因香港的税收是極度倚賴房地產,而且香港再難承受另一波的負地產爆潮。 儘管港府極撐交椅洲人工島的大白象工程,但在年年千億元的赤字危境下,港府也要接受現實,擱置這玫瑰花園項目。
港府增加收入主要是靠發行債卷,包括1,200億元的綠色、銀色及基礎建設債卷。 但債卷非收入,只是向市民借貸回來的款項,是要加利息償還,不能托水龍的。一個靠借貸度日的政府非人民的福,除了美國政府可以倚賴狂印製美元還債外,香港则要靠税收的收入來償還債務。 香港是沒有天然資源的地方,增加税收則將會毁了香港的低税制吸引力,那便不能吸引外國的投資。
港府在削減支出方面也是縛手縛腳,因社會福利只可以加却不能減,稍有不慎便將會引起難以承受的政治危機。 以長者2元的乘車優惠為例,林鄭政府錯誤地把合法長者年龄降至勞動人口的60歲後便使此福利開支狂升到每年的78億元,而且隨着人口的老化及公共交通的加價、明年此項目的開支將近百億元。坦白說,很多長者不介意乘車優惠提高至3元,庫房的相關開支也可減1/3,但港府卻畏首畏尾,待再檢討後方作定斷。
港府多年來的派糖也要告一段落了,只能象徵式的派五項一次過的福利: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非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3,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利得稅,上限3,000元
- 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作相若安排
自己雖是既得利益者,但仍覺得這些糖是錦上添花。
媒界很少提及有關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的表現:
l 上半年落實首批直接和共同投資項目,涵蓋生命科技、綠色科技、半導體、蕊片等。
不知道這些投資的規模及數量,但若成功大量生產,便可活化香港的製造業,創造大量職位,賺取外地資金,提高香港的GDP。製造業才是振興經濟的不二法門,港府也深知這竅門,但相信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的成效不大,否则港府便已大肆宣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