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陳凱欣議員

 



 

立法會 的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2025-26年度衞生事務開支預算時,陳凱欣議員指,由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始至今年2月底,有118萬劑復必泰二價疫苗因到期而需要銷毀,佔該疫苗採購量約62.1%,「買100支,掉咗62支」,質疑當局一邊呼籲市民不要「浪費」醫療資源,一邊「浪費」公帑。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就解釋,踏入後疫情時期,新冠病毒不斷變化,而當局亦要在疫苗上「追落後」,同時部分藥廠會為疫苗設立「最低購買量」,故採購數量亦會不同。該署又補充,聯合科學委員會因應病毒變種而建議使用新一代疫苗引致舊款疫苗的需求降低。整體而言,因於倉庫到期需作銷毀的疫苗數目只佔疫苗採購總數約12.0% 與世衞牽頭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就新冠疫苗銷毀率所定的標準相若。

 

陳凱欣議員指政府可將剩餘的疫苗捐往世界其他地區,以減少浪費,但局長盧寵茂指這些是過期疫苗,不可以用了。 陳議員最後晦氣地說:這是公帑呀!

 

很失望有議員作出這彽級的問題,而且更被電視媒體所報導,印證了議員的無知、無能、白痴。家中的家居保險買了30多年,尚未有回報,那豈不是100%浪費家中資源?  保險就是保險,是保障意外產生的風險!  新冠疫苗期間,全球一疫難求,港府已非常努力及成功地從外地購得足夠的疫苗,以保護港人的健康及生命,但官員没有水晶球,可以準確預测新冠疫情的發展、病菌的變種、疫苗的進展及市民的接受疫苗的情度。  事後誰也可是孔明,但當身在漩渦中時,訊息萬變的時局作出的決定怎可能是絕對正確的! 官員對這類嘩眾取寵的言論可以嗤之以鼻!

 

陳凱欣(Rebecca Chan Hoi-yan),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食物及衛生局政治助理,曾任Now新聞副採訪主任及無綫新聞主播。2020521日,由於劉小麗對立法會補選的選舉呈請勝訴,其被裁定並非妥為當選,並於同年918日遭終審法院拒絕上訴申請,故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成為首位被撤銷資格的建制派議員;但其旋即於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當選並成功重返議會

 

陳凱欣曾是政府官員,而且更是在食物及衛生局任職,應不會提出這無知的衛生問題,故相信是其助理拼寫的問題,以達成多問題的目標。 又是無能議員犯的低級錯誤:以為多發問便代表了勤力及交足功課。但議員的表現是以其功績為評核,例如問題以質非量為準則。 陳議員又懶做功課,没有認真研究發問的課題,成績差勁了。。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最佳公共交通系統

 


英國旅遊雜誌[Time Out]日前調查了來自50多個國家超過18,500名當地居民,了解他們對自己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評價,調查發現,98%的香港人認為香港的自家公共交通系統非常好。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前19名中,亞洲城市就佔了一半以上,而紐約、巴黎等歐美大城市則未能擠進前19強。

其實早前就有網民在連登社交平台及threads以發文表示,香港在教育、職業發展、樓市、交通、治安等多個範疇已經優勝不少國家,對香港人移民的舉動並不理解,認為香港的生活便利性、向上流動機會和整體競爭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認為與其盲目移民,不如好好把握香港的優勢,並列出10大範疇力證香港比其他地方優勝。

 

香港 MTR 是世界頭三名的集體運輸系統,其覆蓋率高、服務時段長、轉線方便、車廂清潔、班次頻密、失事率低, 而且收費較西方國家為低,特別是60歲人士便可以享受二元乘車優惠。 現在 MTR 已可達絕大多數的地區,而MTR站外更有公巴或小巴轉乘至偏遠的地區。  MTR 已決定興建薄扶林香港仔支線,屆時 MTR 便可到達港島區所有地區,除了較偏僻的山頂、淺水灣、赤柱等富豪地區。 不知為什麽九龍區的慈雲山、竹園、藍田 、順利邨等人口密集的地區卻被 MTR 所漠視了!  當然由於這羣區域位於高地,建築成本較高昂,但在高位的香港大學及薄扶林區也可興建 MTR了,為什麽這羣九龍的草根階層區卻不可以,使人感覺到 MTR 有大細超之嫌!

 

 除了 MTR 外,港人更可選擇公巴或小巴,但道路塞車情況卻難控制,故如要趕時間還是要選擇 MTR。 自己在非繁忙時段也會選擇公巴,因不喜歡要在 MTR 站 內上上落落及轉線。  總括而言,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世界第一,確是實至名歸,無可否定的事實, 其中原因是香港地少人口密集,適合運輸系統的運作,更鼓勵了運輸機構的不斷投資。  

 

在香港生活,基本上是不需要自駕車,私家車實是奢侈品,但私家車的增長卻仍長續增長,製造了不少地區的交通擠塞。 對於擁有奢侈品的富户,政府可以加重私家車附隨的稅項,亦可在嚴重塞車的區域,如中環商業區,引入電子道路收費 (ERP)系統,以減少私家車流量。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房協富户政策

 

房協自2018年起實施富戶政策計劃9月起全面更新所有租戶的租約加入富戶條款房協主席凌嘉勤指未有評估可收回多少單位他說:「有些新租約已有這個條款約有40005000戶有這個條款現在約有9戶正交加倍租金9戶中有7戶正交1.5倍租金另外2戶正交雙倍租金從這裡都看到第一數量不會很多自從推行富戶或加強(打擊)公屋濫用都收回140個單位左右都等於新建的長者租住單位松悅樓差不多兩座松悅樓有多。」

 

自己不相信這些官方數字 房協的公屋申請資格較房委會寬鬆故其住户的經濟環境較佳富户數量也較多有朋友居住在荃灣沙咀道公屋數十年但早在上海擁有複式單位也申請到長者生活津貼現長住上海只短暫回港以保留公屋資格及領長者生活津貼 所知香港很多公屋住户在大陸也擁有物業及長居但仍繼續保留公屋單位

 

房委會制定富户政策經年但雷聲大雨聲小此政策形成虛設但李家超任特首後雷厲風行大力抽出及打擊富户以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可以配給有需要的市民,更特設由退休警員擔任的調查小組檢出違例單位,成績斐然房協的富户政策也同出一轍定要房協主動出擊方能收效故可以考慮外借房委𥅽的調查小組作一次徹底的清理行動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美國制裁中港官員

 

 

美國政府宣佈再制裁六名香港及內地官員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等今次並非美國第一次制裁中港官員連同今次制裁行動美國在 5 年內已制裁了港府官員數目已多達 17 包括了

*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

*時任警務處處長鄧炳強

*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 (據聞他申請了豁免)

*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

*時任香港特區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時任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

*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

*時任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時任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

*時任警務處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

*時任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

*時任警務處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時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簡啟恩

*時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江學禮

 

針對香港狀況而對個別官員實施制裁行動法律基礎源於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自治法] 隨着[港區國安法]實施美國在 2020 7 月宣布中止執行[美國香港政策法]當時處於首個任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2020 7 14 日簽署[香港正常化總統行政命令] The Presidents Executive Order on Hong Kong Normalization行政命令提及美國的對港政策及關係將會逐步正常化並與中國看齊意味着香港將無法享有以往在各個範疇例如關稅方面的優惠政策另外行政命令亦指將會準備制裁破壞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

 

港府官員對美國的制裁皆嗤之以鼻但在現實生活上總有不便之處制裁令包括禁止入境美國但這限制沒有多大意義因很多香港人已沒有興趣往美國旅遊因美國境內治安差及欠文化景點但禁止在 SWIFT系统內的銀行擁有户口則確是影響日常生活的財務安排全世界的銀行包括中國及香港的銀行皆要以美元作國際上的商業交易貨幣但銀行要成為美國的 SWIFT系統成員方可以美元交易故銀行不會為被制裁的香港官員而放棄  SWIFT系統現實上這些被制裁的官員是不能擁有香港銀行的户口只能以現金操作每月的工資也只能收現金轉存放在他人的銀行户口內

 

美國制裁對象應是在位的有關政策之政府官員故當官員調職或退休理應制裁便要撤銷因制裁非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施政官員但似乎現實非如此美國的制裁是針對個人因人而施而且是無期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