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法會選舉於十二月舉行,現今已有13位現任議員宣佈不再参選,包括了梁君彥、張健波、張宇人、林健鋒、易志明、盧偉國、廖長江、狄志遠、江玉歡、張欣宇、林素蔚、周文港及黃英豪,而前7人已超70歲。雖然香港議會沒有設参選年齢限制,但立法會工作繁重且需有紀律性,一些較年長議員可能有心而乏力,倒不如讓年輕人加入,使立法會帶來新氣象、新動力及新活力,能做到傳承及接班。現在立法會的90位議員中,有12人已年過70歲,但年齡非決定性的參選資格,如果議員有經驗、才幹、承擔及政治智慧,如葉劉淑儀、田北辰等,沒有理由不讓他們繼續,更可以帶領新人,領導立法會的運作。
有聲音指中央會就議員參選年齡設「死線」,最終70歲以上議員一律不得,但自己不相信這揣測,因這年齡限制對本港政壇影響甚大,使可以選擇的人才相對減少,而且有違反平等機會的法例。譚耀宗料中央樂見議會年輕化-,但相信不會就年齡訂立要求。 政界人物是要經時間鍛鍊、洗禮、浸湎及沉澱方能成才,國家領導人如習近平、艾朗普、普丁等,不全是過70歲的耋翁嗎?
料2025年的立法會選舉,將會看見社會有很多青年人才,願為社會服務,投入更多社會相關公作。坦白說,以打工仔的立場而言,立法會議員是一份筍工:月薪加津贴約15萬元、約滿酬金、醫療福利,而且沒有考勤佈告及工作評核,只要不缺值便可過骨了。 料2025年的新立法會,將會有不少政治素人及新丁,但成功的立法會工作不是單靠派福利、叫口號、剪綵、拍照便能成事,還要靠個人的能力、智慧、人際網絡及架構經驗方可完成目標。
以社福界為例,狄志遠的江湖地位是無人能可媲美, 但他宣佈不再参選後,誰人可以繼他為社福界發聲? 曾和狄志遠爭立法會議席的葉湛溪先生, 雖然以大比數落敗,但相信溪哥會再接再勵,而且呼聲也高。這多月來溪哥出鏡率甚高,如派福利、探訪中港慈善機構、出席慈善活動,更創下健力士的世界傷殘人士乘搭飛機時間的記錄。 溪哥這政治素人要参選立法會的意圖是很明顯了。
拿督葉湛溪先生(42歲),出世後八個月左右,就不幸地患上了小兒痲痺症。經常遭到歧視和嘲弄,年少的葉先生當然十分難過,經常躲在家裏哭。雖然如此,但他沒有自暴自棄,也從未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且他還勇敢地面對殘酷的現實,且把別人的嘲弄轉化為激勵自己奮發的動力。成年後的葉先生由於肢體的缺陷一直難以找到工作。面對逆境,葉先生從沒有怨天尤人,反而自強不息。葉先生亦曾數次與友人合資創業,可惜被騙去所有金錢,令他屢次破產。但他認為錢財身外物,不必太看重。憑著他的努力,他相信他終可成功的。多年來他除了不斷埋首學習各式各樣謀生技能,努力累積工作經驗外,還積極參與,協助甚至策劃義務工作,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老人、殘疾人士及智障人士。葉先生還與友人合資開辦環保膠袋製造廠,並且主要是聘用傷殘人士,致力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近期為了協助更多傷殘人士積極投身社會,他更主動建議職業訓練局、傷殘青年協會合辦「電話市場推廣培訓班」,為結業學員提供職位,讓他們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