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旅遊雜誌[Time
Out]日前調查了來自50多個國家超過18,500名當地居民,了解他們對自己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評價,調查發現,98%的香港人認為香港的自家公共交通系統非常好。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前19名中,亞洲城市就佔了一半以上,而紐約、巴黎等歐美大城市則未能擠進前19強。
其實早前就有網民在連登社交平台及threads以發文表示,香港在教育、職業發展、樓市、交通、治安等多個範疇已經優勝不少國家,對香港人移民的舉動並不理解,認為香港的生活便利性、向上流動機會和整體競爭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認為與其盲目移民,不如好好把握香港的優勢,並列出10大範疇力證香港比其他地方優勝。
香港
MTR 是世界頭三名的集體運輸系統,其覆蓋率高、服務時段長、轉線方便、車廂清潔、班次頻密、失事率低, 而且收費較西方國家為低,特別是60歲人士便可以享受二元乘車優惠。 現在 MTR 已可達絕大多數的地區,而MTR站外更有公巴或小巴轉乘至偏遠的地區。 MTR
已決定興建薄扶林—香港仔支線,屆時 MTR 便可到達港島區所有地區,除了較偏僻的山頂、淺水灣、赤柱等富豪地區。 不知為什麽九龍區的慈雲山、竹園、藍田 、順利邨等人口密集的地區卻被 MTR
所漠視了! 當然由於這羣區域位於高地,建築成本較高昂,但在高位的香港大學及薄扶林區也可興建
MTR了,為什麽這羣九龍的草根階層區卻不可以,使人感覺到 MTR 有大細超之嫌!
除了 MTR 外,港人更可選擇公巴或小巴,但道路塞車情況卻難控制,故如要趕時間還是要選擇 MTR。 自己在非繁忙時段也會選擇公巴,因不喜歡要在
MTR 站 內上上落落及轉線。 總括而言,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世界第一,確是實至名歸,無可否定的事實,
其中原因是香港地少人口密集,適合運輸系統的運作,更鼓勵了運輸機構的不斷投資。
在香港生活,基本上是不需要自駕車,私家車實是奢侈品,但私家車的增長卻仍長續增長,製造了不少地區的交通擠塞。
對於擁有奢侈品的富户,政府可以加重私家車附隨的稅項,亦可在嚴重塞車的區域,如中環商業區,引入電子道路收費 (ERP)系統,以減少私家車流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