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期多宗未獲批的本地及內地教育機構宣傳合辦課程,甚至「借殼辦學」的情況被揭發,教育局表示,該些投機取巧的辦學人士影響整個學界聲譽,又指已向全港所有學校發信,提醒各校須向當局如實提交學生名單、未經當局同意不得與第三方合作辦學或收取任何費用,以及學校宣傳須按規範且不可有不實內容。 針對有學校容許內地補習社等藉其名義辦正規課程,再安排入讀的內地學生以本地學生身份報考文憑試的「借殼辦學」行為,亦會設立合規私校名冊。
早期又有假冒內地樽裝水供政府辦公室飲用的欺詐事件,使人聯想到內地不法之徒的勢力已大力伸展到香港。還記得約二十年前,大陸冒牌貨充斥市埸,任何人可以低價買得假學歷、假證書、冒牌電器及貨品及仿製食品,故坊間有云:大陸什麽都假,唯有騙子是真的。
這些年來,內地政府的嚴檢及本地政府的提醒,假冒騙案似減少了。 但隨着香港要融入大灣區,內地的文化也迅速混入,這是必然發生的事了,只希望港人要穩守立場及宗旨,要排斥及抗拒那些沖擊我們香港的法律、道德及文化底線之行為。
1997回歸前港英政府建立了一個「以法為本、有法可依、依法可執」的社會。 回歸後,兩地不同的價值觀、信念、文化、標準、傳統、習俗帶來社會不停的衝擊,但幸好有深圳河之隔,故仍有地理上的緩衝。相信2047後香港便是中國的一個城市, 一個全遵中國運作模式的普通城市,而溶入大灣區只是加速香港大陸化的法門。
也難怪,香些年來,香港的經濟滑落,要靠北京的撐持方能生存;又有三、四十萬港人移民,要靠大陸輸入骨幹份子方能維持社會運作。
現今,香港四處皆是操普通話的內地人,也帶着內地的文化及價值觀,但我們定要堅持我們的方言、法律、傳統及文化,不要被「劣幣驅良幣」。
有朋友勸我不要在這話題說得太多,因恐防有違國安法,而有識之士也全收聲了,不敢得罪北大人。但我只是以港人的角度,以事論事,非政治性批評,望是合法的評論。
要維持香港仍是法治之地,一位有執法經驗的特首及强而有力的執法部門是不可缺的。環顧現今的人才庫,李家超是最適當的人選。相信下屆特首也以李家超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