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颱風「樺加沙」

 



 

香港今年颱風特別多,至今已打了十一次波,包括了兩次十號風球,但全沒有死亡報告。相比其他國家如台灣及美國等地方,風暴總會帶來市民傷亡,香港的零死亡暴風記錄非幸運之神眷戀,實是港府的有效防風措施所致,我們應以為榮及持續執行。 今年港府在嚴重風暴前即成立特別應變小組,由政務司長指揮,統籌各政府部門,執行風前的預防措施(如清理渠道、疏散低窪地區的居民、提醒市民及建築地盤)及風後的清理行動,效果奇佳,獲市民稱讚。

 

剛吹過的超強颱風「樺加沙」,難免有垮牆、倒樹的事件,但無人傷亡,卻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件:

l  屯門黃金泳灘在封塞期間游泳的男子被票控,執法以警戒市民;

l  堅尼地城海旁在十號風球期間男子及女嫞帶子女觀浪有疏忽照顧兒童之嫌被捕,執法以警戒市民;

l  柴灣海旁在風暴期間夫婦帶同子女觀浪而墮海,有疏忽照顧兒童。

在 八號、十號風球期間, 7 時到凌晨 1 時、以及晨 5 時到早上 11 時,有市民免費  接載 醫護人員往返住所和醫院。 報導及發揮港人的互助精神

 

自己證驗了港府有效率的颱風善後工作。 附近的天光道遊樂場在風暴後的翌天已清理好球場供市民使用,但據遊樂場的保安告知,她在十號風球時也要上班看更,是保安公司專車載她上班,但由於球場辦公室關閉,她只能在殘廁內避風雨。 有理由相信十號風球也要保安人員當值是合约要求,因體育館是需要24小時保安當值的,但天光道遊樂場是露天的場地,而且由於地理環境原因,場地是24小時無鎖開放的。 故每天晚11時至早上7時球場辦公室收工後,整個遊樂場便無需保安人員駐場了。

 

為什麼一個平時23000700無需保安人員駐守的露天場地卻要在10風球時需要保安人員駐守? 是什麽理由?是否枉花公幤?是否漠視外判員工的生命安危?望政府不要忽視這問題。


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

博物館收費

  

政府有意打造香港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彈丸之地的香港已有104間博物館當中44%為公營博物館而相關博物館及藝術空間去年訪客達749萬人次本地市民與旅客各佔一半但立法會文件透露博物館大都不賺錢由康文署營運的17間博物館更財赤連年到訪人次雖在近6年升40%上年赤字仍高達近5億元政府正檢討博物館收費機制上述博物館中只有科學館及太空館常設展覽維持收入場費2010其餘均免費開放而康文署博物館多年來均見紅上年度總收入僅3,500萬元赤字總額達4.89億元相關博物館現時依賴公帑資助而且入場費自2013年起未曾調整康文署早在去年初已披露正檢討收費機制平衡收回成本與公眾負擔能力但至今未有任何消息公布

 

 

博物館並非遊樂場不能以賺錢為目標政府定要津貼某一程度上的經常開支費用但可研究按通脹適當加價但如重走回頭路只收105元的低入場費倒不如维持免費開放旅遊業界則指博物館吸引不少過夜客能帶動龐大經濟效益經濟學者則認為可漸進式重推收費

 

全球眾多景區及博物館都需收費收入用作設施及展品保養等相信有水平及價值的館藏吸引下旅客不會吝嗇50-100元的入場費但售賣紀念品作為博物館主要收入具風險要視乎產品暢銷程度等相信用作增加收入未嘗不可入場費用可以分為個人老人兒童學生家庭及團體票假日及團體票常設及特別展覽票

 

自己認為香港的文化及康體設施是需要公帑資助的 政府曾誇口故宮博物館可以在自負盈虧的原則上運作無需政府的資助故其工程可立即開始不需立法會批準但自己曾表示,”故宫館的經常性開支很大單是展品的保險費及行政費已不菲單靠香港市民的入場費而達收支平衡絕對不可能更何況香港市民怎會不斷入館參觀大眾的文化設施是難以自負盈虧的原則上運作故宮博物館如是西九文化區也如是康文署下的博物館還不是由政府全資管理納稅人付款以往香港是文化沙漠這些年來政府大力推廣及資助文化活動故港人的文化認知及水準已有改進但要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高品味的西九文化區卻是不可思議的事事實勝於雄辯政府終要靠注入樓房項目支持西九文化區的龐大開支但希望這是最終的資助因為在樓價下跌及開支上升的情況下西九文化區的有限資源也會短黜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民歌演唱會

 




 

 

民歌是70年代大多數香港年青人接觸的音樂風格清新結構簡單內容大部份與成長生活及社會等主題有關愛好者很容易拿起一支結他便可以玩唱在未有上網智能手機的年代特別受廣大年青人歡迎踏入八九十年代香港城市民歌及樂隊風潮同樣獻出了不少以非情歌作主題的樂曲

 





CAPO 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 成立於1984至今已經40喜歡AmericaEaglesCrosby Still & Nash一些經典的西方民歌和 CAPO的原創歌曲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參加不少區際比賽都曾贏取獎項最難忘是在1987年以一曲Within You'll Remain奪得山葉結他大賽結他合唱組冠軍之後在90年代初膽粗粗去參加嘉士伯流行音樂節Folk Rock 音樂去同Hard rock, Blues, Jazz, Fusion的勁Band較量都有三次打入最後十強亦攞過獎2000CAPO更推出一張名為我們唱民歌的日子完成了擁有一張完全屬於自己CD的心願現時的成員包括負責結他兼和唱的Stephen Fok鍵琴及兼主唱的Winnie Kong結他和主唱的Frankie Cheong低音結他的 Francis Leung鼓手 Francis Lam

 

今次CAPO40演唱會就是記念這四十年的友情及仍然不減的音樂熱誠,分享大家喜愛的音樂及創作,一起共渡一個輕鬆愉快的晚上。演唱會還邀請了兩位嘉賓:

 

Rod Foo 年屆81歲的結他高手,配合他獨特的 Blues唱膛,演唱了兩首1928年代的歐美傳統民謠。 他一手 fingerstyle 的結他技藝,配上他自備的 $400,000 Marten木結他,把簡樸的歌謠發揮得淋漓盡致。

 



Johnny & CK 是一個嶄新的樂隊组合,两位成員來自80年代活躍於民歌界的民歌樂隊。兩位成員分别負責主唱、和唱及和弦結他。

 



在香港,除了 Hong Kong Folk Society 每年在赤柱廣場舉辦的免費 Folk Marathon 演唱會外,已難有公開的民歌演唱會了。 但當晚在上環文娛中心舉行的這場收費民歌演唱會,雖然是CAPO 40週年記念聚會,但座上卻祗有一半的觀眾,場面也可冷淡。 是否香港市民的音樂口味已轉變了,是否民歌已被大眾遺忘了,是否西方遺留下的文化被取代了?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2025 年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 2025 年施政報告是本屆政府的第四份施政報告這三年來,香港的經濟仍然低沉,畢竟振興經濟是不能單靠唱好便能成事,還要努力,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方能成事。 不能期望每年的施政報告都要有興經濟的良方,只要能達到以往施政報告所承諾的目標,已是佳績了! 今年的施政報告著重民生及社福 ,可讚的是,沒有跟隨政黨的提議再派消費卷,重回理財的「量入為出」理念,但望不要在財政預算案中再提出!

 

2025年施政報告的重點如下:

 

加快發展北都 - 成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北都發展委員會」,提升決策層次, 簡化行政流程,拆牆鬆綁, 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

部門首長責任制 - ‧推動建立有效的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及成立「AI 效能提升組」,推動革新和提升效能。

 

豐富置業階梯 - 調升綠、白表配額比例至50:50 「白居二計劃」增加1,000個配額至總數7,000個; 放寬新出售單位的轉讓限制年期至十年。

造地建屋 - 未來五年總公營房屋建屋量達189,000個單位,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邁向2026-27年度4.5年的目標; 以新思維推動市區重建。

產業發展和革新 - 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引進和發展飛機回收、新能源產業等新型工業化產業;- 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鞏固自身優勢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住宅物業投資的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

 

國際貿易中心-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新投資協定;成立吉隆坡經貿辦,並擴展經貿辦覆蓋範圍至拉丁美洲及中亞地區

 

國際航運中心- 建立「鐵海陸江」貨運網路,推動內地省市貨物經香港運往國際市場;推進亞洲國際博覽館二期工程和遊艇港灣及配套設施發展;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出海」。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 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增加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學額以及學生宿舍等配套,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和學生;‧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

推出進階版「監管沙盒𝓧」-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啟德「青年驛站」。

 

文體旅協同發展 - 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 推廣高端遊艇旅遊,增加遊艇泊位和優化訪港遊艇入境流程等配套。

 

支持本地經濟保障勞工 - ‧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兩年和「還息不還本」安排一年;減非住宅用戶50%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上限分別10,000元及5,000元;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以及豁免小販、食物業、漁農業、酒牌等的牌照費,為期一年;‧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

 

深化醫療改革 - 推展中風中心和「心血管疾病綜合醫療中心」; 縮減外科專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約十周; 提升整體眼科服務,增設全新高流量日間白內障手術中心; 今年內分階段啟用香港中醫醫院,並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

 

繼續精準扶貧 -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1.8億元;增設六個社區客廳

;新增700個新建資助安老宿位、4,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及1,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增加三間長者鄰舍中心;擴展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內地安老院至24家,覆蓋城市增至八個;由2026/27課稅年度起,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至出生後首兩年;未來三年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提供共約1,50003歲兒童日間照顧名額。

 

施政報告沒有提及嚴重財赤的問題,相信要待財政預算中交待了。 自2019年起,港府已違背了理財的「量入為出」基本原則,持着佛系的埋念等運到,躺着靠借貸度日及倚賴中央救濟,還厚顏無恥地强調港府的財政狀況很健存,不要杞人憂天。 但醜婦终要見家翁,無能的官員終要承認事實,要中央出手打救減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