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南丫島








 

 

有渡輪服務的離島中,我較喜歡南丫島,因坪洲太小了,大嶼山太熱鬧了,長洲則缺鄉郊風味兼有島上的村車穿插運輸物料。南丫島沒有車路,偶有遊人的單車在郊遊徑出現;西北方的榕樹灣附近有港燈的發電廠,故附近環境不佳,非郊遊的好地點;中部的索罟灣,是漁排的集中地;東面的行山徑和海旁一帶,風景優美,環境恬靜,遊人稀疏,是行山旅遊的好去處。

 

遊人往南丫島多穿插索罟灣和榕樹灣之間 ,步行整條郊遊徑約一小時,兩灣皆有海鮮酒樓供膳,但遊人多而且缺乏荒郊的感覺。如想領略郊野景色,可從索罟灣起步,向右方走,經天后廟上山至高點騎樓石,往下走經東灣、石排灣、榕樹下抵模達村,再往海邊走便達模達灣,沿海旁行人路走便返回索罟灣。全程需約二小時,途經南丫島未發展的東部鄉郊,在騎樓石可在高處觀賞附南丫島附近的海景山色,近觀漁排的運作,遠望荒廢的舊石礦場。有漁排已發展為旅遊景點,介紹有關漁民的作業模式。

 

索罟灣公眾碼頭附近有一地方廣闊的私人物業,設有私人碼頭,廣種樹木,住宅華麗,據說是荃灣貨櫃大王林查理所擁有,其人作風低調,傳媒罕有佈導。政府有意發展舊石礦場為低密度的住宅區,但希望不要效長洲模式,興建公路和容許私人村車岀入,否則香港將會失去這南丫綠洲。可考慮興建如馬灣模式的私人屋宛,自建私人碼頭往來市區,島內禁車。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親切的聲音





十二月是Uncle Ray 90歲誕辰, 香港電台和樂善棠將舉辦慈善歌唱晚會,為他慶祝生日。 當他85歲誕辰時,港台和仁愛堂也為他舉辦了生日慶祝慈善晚會,籌得了约3百萬元善款。-


Ray Cordeiro  60年代至今香港最有名氣的電台英語DJ,一直醉心推動香港流行樂隊音樂發展,是香港樂壇的教父和活的百科全書,他更是現在世界記錄上最長壽DJ 每天晚上十時至零晨一時,  Uncle Ray以他迷人、柔和、親切的聲音在港台第三台的聲波中陪伴了我們半個世紀,播出了難忘的懷舊金曲。 多謝互聯網的發明,每晚都收到世界各地華人的電郵點唱,天涯若比鄰,把這羣60前的香港歌迷在空中再聯繫一起。


Uncle Ray 放大假時,有音樂藝人暫代DJ,這替工事後表示真不明白 Uncle Ray怎可以長時間主持這節目,他主持了這節目僅數晚,己感覺很吃不消。 Uncle Ray 90歲,如果不是熱愛和忠於音樂, 不會仍然有那股熱誠和耐力能夠每晚在電台為我們播出3個鐘頭不斷的柔揚音樂。  Uncle Ray 曾經說笑,他永不言休,除非港台遷移至遙遠的將軍澳令他因交通問題不能繼續回港台工作,否則他將來會死在牀上或電台的播音室。 Uncle Ray就是以這份敬業和樂業的精神,使香港政府多次頒發勳章給予他,確定他對香港音樂界的貢獻。 其實我們做人做事也應仿效Uncle Ray的精神,堅毅不屈,盡心盡力,則那會有失敗的機會。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校友日


 

 

母校民生書院校友日在十一月第二個星期日在九龍城的校址舉行,下午集體活動和週年大會,晚餐則按傳統由母校招待。 這校友的週年活動已保持了超過八十年,由於校友有代表在校董會,故能發揮了橋樑的作用,維繫了民生書院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及純樸校風。

 

年靑時沒有參加校友日的意慾,但到年長時便有一股念舊的情懷。 這些年來互聯網發揮了尋人的作用,聯絡到失散多年移民北美的中學同學,而他們在退休後也不斷回港探親和享受香港和暖的冬天和方便的生活,故今年的校友日便有多名美加同學参加。一班畢業了48年的同學再回到以前曾上課的課室和運動場,以往一些學校趣事好像還清在目。 沙地的足球場已被游泳池和硬地足球場取代;老影樹已被新種的影樹替代,好比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以前的空地已興建了擴建的校舍。 母校也興建了文物館,收藏了民生書院自開校以來的寶貴資料,包括年鑑,獎品,相片,教書器材,考試成績表,校服,書本等等,作為民生兒女參考的資料。

 

今年96歲的前校長和95歲的前中文老師也有乘輪椅出席,他們尚幸還記得個別同學的名字,但以沒有了以前老師的嚴肅,代之是長者的一派慈祥。 想到今年出席校友日的年老校友和老師可能明年再不能出席,心中有惆悵之感,但又看到一班年青,有活力和魄力的新校友,慶幸接棒有人,可以薪火相傳下去。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浸大校長陳新滋


 

大專生在畢業典禮台上高舉象徵撐佔中的黃傘,浸大陳新滋成為首名開腔「叫停」的大學校長。 約十名浸大學生在畢業禮奏起國歌期間,在台下舉起黃雨傘並背向典禮台,其後更有畢業生撐着黃傘,上台準備接受畢業證書,但遭陳新滋拒絕即場頒授。 陳更一度宣布暫停典禮,並向嘉賓道歉,強調畢業禮屬莊嚴儀式,台上不應出現干擾典禮的事,呼籲學生「自重」。 電視上所見,典禮臺上卻有一位外藉嘉賓鼓掌讚揚學生的表現。

 

不認識陳校長,祗記得他往年為了爭取九龍塘前李惠利工業學院的地皮作為浸大發展用途,不顧自己的事業前途,煽動浸大學生及校友反對政府的決定,終歸成功地為浸大爭取得部份地皮。 經這紛爭,使人覺得他是和政府對著幹的學者,理應撐佔中行動,而浸大傳理系的講師也多吹噓泛民主精神。 但今次畢業典禮風波使人對陳校長刮目相看,覺得他是一位有理智、膽識、承擔和以大局為重的領導人。他在致辭中,引用了學者梁啟超詩句,指做大事的人,不怕人攻擊。

 

退休前曾多年負責聘請某一職系的公務員,但從未接觸到浸大的學生,因他們全不能通過筆試的考驗而進入面試。 當時,浸大是香港排名最低的大學,師資也比其他大學遜色。 兒童教育家屈潁妍女仕最近辭了浸大傳理系的教職,因她再不懂教浸大的學生,意味著浸大學系已存著一套偏頗的民主理念,已不能達到不偏不倚的傳媒理念。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高山新劇場


 

傍晚路經紅磡高山道,參觀了剛建成的新劇場,建築平凡,比舊劇場還少,祇有600座位,但場內設有粵劇文化廰,販賣粵劇所需的服飾、音樂器材、書藉和用品等。當晚7:30場仍有大量座位,上演的是由阮兆輝和尹飛燕等大老倌演出的[唐山伯與祝英台] ,故便購票入場欣賞這膾炙人口的三小時粵劇。 場內設計和其他表演場館沒大分別,但座位較寬,而樂師位置則設在臺下的觀眾席前,故購買貴價票的觀眾便要忍受樂器的聲響騷擾。場內嚴禁攝影和錄音,觀眾稍有動靜提起手機拍照,即有工作人員撲前制止。

 

場內觀眾盡皆長者,興致勃勃時會大聲說話,影響其他觀眾時,即有工作人員上前勸喻。據長者觀眾說,她們是不需購票觀賞粵劇的,因有很多熱心的粵劇喜愛者贊助入場票予長者,但有些場地太偏遠了,她們祗選擇在市區上演的粵劇。當晚演出的梁祝粵劇,已看過多次由不同藝員的演出,可悟出藝員間的造詣分別,譬如阮兆輝的聲底較林家聲差,尹飛燕的天份比汪明荃高。  粵劇如要發展,除了人才培訓外,劇本創作也要提倡,不要觀眾數十年來也祇可以欣賞數套粵劇。

 

高山新劇場原址是室外網球場,由於八和會館的影響力較大,故體育設施便要讓位,但政府在區議會曾承諾在新劇場天台重設網球場,但由於設計問題,承諾告吹,政府又提出在附近地方另覓場地重設網球場,但至今承諾已不了了之。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歡樂滿東華















每年十一月的歡樂滿東華電視節目都吸引了萬千市民觀看和捐款,已成為城中盛事之一,當晚的捐款也過億元,但很多市民不知道,在這一星期[3.11 – 9.11] 中,東華三院的服務單位也舉行了一連串的籌款活動,雖然這些單位籌得的款項並不多,但這愛心行動應加以褒揚。


何文田的黃祖棠社會服務大樓包括長者地區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安老院、復康中心、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等。 在這期間,各單位義賣各式物品,籌得約十萬元的善款予有需要的社會人仕。 在中心內,有長者義工出錢出力,義賣自已烹調的家常小食,他們整星期站在大樓入口處充當熟食小販,向進出的市民熱力兜售;有長者義工義賣她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如膠珠裝飾品,每天擺在門口販賣;中心擺放籌款許願樹,讓會員以五色許願纸掛上自己的祈福願望; 中心又舉辦籌款karaoke演唱會,除了會員歌唱外,又有職員扮演名歌星唱歌籌款,當日最受歡迎的表演是扮演新馬仔的乞丐外相,籌得不少掌聲和捐款,也讓會員和中心職員齊玩樂。

在中心外,有步行籌款活動和義賣外界善長捐贈的玩具和日常用品。 在大樓職員帶領下,服務單位的義工,在港鐵站和商場向路人兜售各式物品。 對這些體力不佳的長者,真的要有無比的愛心和毅力才可支持整五天的活動,為貧苦大眾籌款。 這份無私的愛心,就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望能永久延續下去。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西貢嶂上













嶂上香港新界大埔區的一個高原,位於西貢半島西貢北石屋山岩頭山畫眉山之間。嶂上四周被西貢西郊野公園所包圍,為多個郊遊路徑所途經,包括麥理浩徑第三段、榕北走廊嶂上郊遊徑,以及一些未命名的小徑,路徑四通八達。高原上有嶂上許林士多漁農自然護理署嶂上營地,有燒烤爐、檯、櫈和旱廁,因此每逢假期遠足季節,都會十分熱鬧。

眾多往嶂上的路徑中,以由榕樹澳村後登「天梯」到嶂上的景觀最美,僅是那「天梯」名字已極具吸引力,當你走過又是另一番感受,但斜陡山路難行,初行者會吃力。如選擇較舒適的行程,可在西貢乘公巴往高塘,由高塘下洋起步,經微斜的山路往上行約一小時,經廢棄的黃竹塱村便達嶂上村,村前空地一塊綠草如茵,牛隻四散,羣鳥爭鳴,群山環抱,頗有遠離塵囂之感。空地偏左有兩三間村屋,是為唯一聚居的許林士多,店主至今已是第二代,假日仍為行山者提供飲食,其豆腐花是遠近知名。 

  
嶂上小休後,於村前踏上麥理浩徑(過小橋右行),見叉路即左行接麥徑第三段,可經花苗山下榕北走廊往榕樹澳,但如擇舒適路徑,可捨麥徑而東行往北潭村,村內有以福音戒毒的營舍及滿佈惡犬的村屋,鄰近的麥理浩夫人渡假村現已加裝圍籬不能進入,不能乘坐渡假村的小巴了。 行約二小時便到達鰂魚湖,在北潭涌公路可乘公巴出西貢或九龍鑽石山。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饒宗頤文化館



§活動推介
§免費導賞
§活動回顧
§文化館設施
§加入我們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饒宗頤文化館簡介













參觀了位於荔枝角山崗上的饒宗頤文化館,從美孚巴士總站沿指示路牌行十分鐘便到達。 文化館前身曾經用作海關、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其獨特的位置和建築,可擔當特別的角色以回應當時社會的需要。 園林式的大型建築群,佔地約32,0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區。
上區設文化旅館,取名「翠雅山房」,現在推出優惠價,以半價約五百多元便可租住標準客房一晚,包括早餐、税項和服務費。中、下區設展覽館、講堂、演藝廳、活動室、禮品閭及餐廳。除了饒教授的文學作品外,文化館定期舉辦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包括書法展覧、禪修班、音樂會、普洱茶的前世今生、繪畫比賽、詩集作品展、音樂會、講座等等,現正展覽香港百年蛻變的圖片。餐廳是由銀杏館運作,但食物水準和服務水平尚待改善。銀杏館已經成立8年,曾聘用超過800名未能適應退休生活的長者,從而實踐社會責任。
饒宗頤教授在學術研究與藝術文化方面成就超卓,享譽全球,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古文字學、敦煌學、考古學、金石學、史學、詞學、音樂史、宗教史、楚辭學、目錄學、詩詞等等,在香港大學和潮洲市有饒宗頤學術院,亦有小行星以他為名。他大概在十年前,提出了一個很獨特的看法,說中華文化正進入一個文藝復興時期,希望這個文化館能夠成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帶動中國文藝和文化的復興。
§加入我們
§聯絡我們
文化館設施 > 設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