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文化樹下-我們的廣播人




香港孕育出很多獨立特行奇峰突出的人物催生多元文化令我們生活多姿多釆香港電台製作的[文化樹下] 節目便回顧過去傳記人物與時代的互動關係,以往已播出了黄霑、吳昊、老夫子等傳奇人物,今季[我們的廣播人]為副題,介紹香港廣播界重量級人物,包括最長壽唱片騎師 Uncle Ray、天空小說作家李我,蕭湘伉儷、戲劇宗師鍾景輝博士、資深填詞人鄭國江、足球旁述員何鑑江與何靜江兄弟及前廣播處長張敏儀,引領觀眾走進我們的文化樹下,聽聽各個殿堂級文化人的故事。

亞洲電視也曾製作[香港百人] 系列,但內容卻較簡單膚淺,今次由公帑承擔的港台節目在資源充裕的環境下,製作出的節目當然較充實可觀。 今季[文化樹下]選出的廣播人中,對香港文化事業最有貢獻的首推戲劇大師鍾景輝博士,King Sir,其他人物只是出色的廣播藝人而已。其實,對粵劇發展有大貢獻的白雪仙、阮兆輝和汪明荃也應是被訪問的人物。

他任職香港演藝學院時創立了戲劇學系,培孕出不少優秀的戲劇演員如黄秋生、羅冠蘭、蘇玉華等等,桃李滿門,為香港的話劇發展播下了優秀的種子及創造了合適的環境及氣氛。 他又無償參予香港話劇的發展,發掘有戲劇潛質的兒童。

2017
年,King Sir入了八十歲耄耋之齡,他分享道:[只要我的身體及能力應付到,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 [能力許可下,我幫得就幫]。這種永不言休的精神,也為其門生和業界的一眾後輩帶來正面作用。而作為觀眾,在電視、電影、或廣告中,我們都應該會看過King Sir的演出。他那沉實雄厚的聲線,除了帶大家[尋找他鄉的故事]外,也引領大家尋找生活的意義。而這一切,都是源自King Sir的最愛-舞台藝術。一路走來,King Sir一直傾盡全力,以熱情投入的態度,走過這80年的路。


Uncle Ray
Uncle Ray輩份高資歷深而他主持的All the Way with Ray的晚間節目也經常播放數十年前的舊歌,但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收聽這懷舊節目。收聽Uncle Ray的節目,好像坐上一部時光機,越回到六十年代,接觸當年逐漸萌芽的本地流行文化,當時的年青人對世界的好奇、對創新的熱切、對追求夢想的衝勁,絕對比現今的年青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少香港的獨有元素正在那個年代,由無到有建立起來。時間一直向前,事物就是留不住。懷舊不一定代表堅持新不如舊,只是懂得偶爾回顧,就更能明白活在當下,什麼東西值得珍惜

李我
論廣播界一代宗師李我蕭湘實在當之無愧單憑靠幾頁紙本事就可以講述橫跨幾個月的故事一副嘴巴在男女老幼不同性格的角色以及敍述者之間不斷出入置換如今兩老已屆耄耋之年依然口若懸河腦筋精靈應該與這門早已徹底入血入肉的絕活有莫大關係其實,單人電台講述早已失傳亦無市場


李我與蕭湘亦夫妻,亦師亦徒,二人走在一起許多許多年以後,其實是誰帶挈了誰,誰照顧了誰,誰又倚靠了誰?現今,96歲的李我中風臥床,靠簫湘的悉心照顧。


何鑑江、何靜江
何鑑江與何靜江兩兄弟由六、七十年代開始參與電台足球廣播,獲球迷視為黃金拍檔,在[講波]圈裡,兩人的默契無人能及。他們承接前輩盧振喧與葉觀楫的評述技巧,確立了香港足球廣播獨有的本土風格,多年來跟隨香港隊南征北伐作越洋廣播,見證香港足運的起與落。他們的聲音除了走遍足球場內外,更開創了即場廣播不同運動項目的先河,以電台去推動本地體育發展。在廣播界走過半個世紀,他們穿梭於電台與電視,無論幕前與幕後皆是先頭部隊,憑著打不死的精神,成為廣播界中的[通天老倌]

鄭國江
上世紀7080年代是鄭國江、盧國沾、黃霑三位詞人鼎足而立的時代。人稱「鄭老師」的鄭國江,當了三十一年全職小學教師,但他最為人熟悉的,是超過二千首由他填詞的粵語歌曲。自幼喜愛繪畫的鄭老師,曾學習油畫、國畫、山水畫,從他的歌詞作品中,不難見到詞中有畫的風格。30年來,鄭國江老師一邊當小學教師,一邊在歌壇中發放正能量,他的作品正面積極,被人冠以「勵志詞人」的稱號。除了無數的勵志歌曲,7080年代香港大部分兒歌和卡通片主題曲的歌詞,都是由他創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