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的[牛棚]
於1908年落成,1999年停止運作,期間一直用作牛隻檢疫和屠宰中心,其前方用地於2001年翻新和改建成牛棚藝術村。一系列紅磚單層平房建築,分拆成多個單位,租借給藝術團體或本地藝術家作工作室,並不時舉辦藝術活動,包括展覽、工作坊等;其後方用地為50年代至80年代擴建部分,佔地約6,000平方米。2009年,古物諮詢委員會把整個[牛棚]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2016年,九龍城區議會建議推展活化和發展牛棚後方用地,活化和改建未有用途的[牛棚]後方為公園,為區內提供更多公共休憩空間,並配合前方用地上的牛棚藝術村,推動本地藝術及文化發展。牛棚藝術公園佔地六千平方米,設計以牛棚歷史為主題,設施包括避雨亭連座椅、草坪休憩區,以及附屬設施如洗手間及育嬰室。
在活化過程中,為了保育[牛棚]後方的文物價值,建築設計團隊盡量把別具特色的元素原址保存,例如牲口餵飼槽、飲水池,以及用以繫着牲口的鐵環等,以呈現牛棚後方昔日的光景,並以金屬片切割出來的牛、豬等牲畜模樣,反映[牛棚]飼養過不同種類的牲畜。[牛棚]後方用地上有一塊大石頭,是[牛棚]內一處極為重要的位置,稱為[大石鼓]。每天清晨,當時的牛隻買手就是在大石後競價、落價,非常熱鬧。
昔日[牛棚]後方的牲口棚,設計簡單,以紅磚或混凝土作柱支撑屋頂,四周並沒有圍封。經年月的洗禮,現時只剩下一條條紅磚柱,有些更因本身結構問題,傾斜或倒下。建築設計團隊以鋼架穩固磚柱,並鋪設行人板道,設計成遺跡公園的模樣,極具特色。
自己不懂藝術,更覺得整個[牛棚] 被活化為藝術園地,為駐場的數位所謂藝術家提供免費的場地設施,實是枉費市區罕貴的土地資源。
沙中線由大圍至紅磡段應可在2020年通車,延誤是紅磡至灣仔會展的海底隧道一段,因技術問題較複雜。 沙中線通車後,土瓜灣的面貌應沒多大改變。 雖然在落山道、北帝街一帶,市建局已在重建多座屋宇,但面積最大的地方是十三街、牛棚及煤氣廠房的地段,現今應沒有發展藍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