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於去年10月公佈土瓜灣兩個重建計劃,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而盛徳街的政府互助社建屋已開始清拆,傳聞靠背壟道的政府互助社建屋也已被收購重建,相信十年後的土瓜灣區將會面目一新。但土瓜灣區最大的舊樓私家十三街及對面的煤氣廠卻仍沒有重建的計劃。私家街的樓宇接近70年,但由於是單一地契,不能分街重建,私人發展商沒有龐大資源安置被遷徙的居民,故定要政府出手方能成事。煤氣公司土瓜灣廠基本上是多餘的產物,因其將軍澳廠房已足夠應付全港的煤氣需求,公司只待政府的搬遷賠償或發展方案。
經過U形的明倫街,地方破落殘舊,除了一間士多、教會二手店、毛筆博物館及胎毛筆店鋪外,街鋪全是車房,但街頭巷尾牆身遍佈「歲雄胎毛筆」的小小宣傳蓋章。這間胎毛筆店隱身在車房地帶接近20載,傳承了清朝宮廷胎毛筆工藝。面對土瓜灣即將重建,店鋪主理人張振宇要另覓新址,繼續弘揚這個傳統文化。張師傅讚土瓜灣街坊充滿人情味,但坦言屢受停電、漏水等問題困擾,認為「重建係遲早嘅事」。他現正尋覓商場或工廈舖位,能否在原區延續胎毛筆文化,仍屬未知之數。
,
。
胎毛筆是中國傳統手藝,以初生嬰兒第一次剪下來的頭髮製成,古代亦有「狀元筆」之稱,可放在小朋友的文昌位增加讀書緣。張師傅出身胎毛筆世家,曾太祖母張楊氏於清朝道光17年就在宮廷為皇帝製筆。張父早於1986年開設「歲雄胎毛筆」,於2005年起落戶土瓜灣,另於明倫街另一舖位開設「香港毛筆博物館」,館內收藏多種珍貴展品,如清朝時期的佩筆、皇帝用的琉璃筆和瓷筆、剃髮令的產物辮子筆;亦有使用珍貴動物毛髮製作而成的毛筆,飛鼠毛、孔雀毛、馬匹追風毛,以及用鯨魚牙、鷹爪、羊角等做成的筆桿,宣揚毛筆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