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長者就業

 


 

 

預計到2018年,香港三人中將有一人年滿65歲。過去11年間,本港長者就業人數增逾兩倍。 據估計,2011年的長者就業人數為65,000人,2022年則升至210,000人,而一半的長者員工多為月薪$15,000以下的低技術工種。

 

有傳媒訪問了一位70歲的婆婆,她與退休的老公居住私人劏房,自己早上任大厦清潔工作,因其房租已佔大部份的政府的生活津贴,故不能不要繼續工作赚錢。  這個䅁的70歲老夫婦仍住私人樓宇,而非公共屋邨,應該是家庭資產超過規定上限而不能上樓,而接受的政府津貼應是長者生活津貼,二人每月有約9千元。  現在,大多數草根階層的70歲長者皆接受長者生活津貼,因他只需將資產轉移其子女户口,但自己仍可保留30元的資產作為生活費。 更有長者將資產轉移後,要求兒女開了一張信用咭的附屬咭作為他日常生活費用的支負工具。

 

家居附近有多家食肆派免費飯,但名額有限,故派飯當日便有長者清晨便來排隊。以為這些排隊取免費飯的長者皆是領助綜援的,但非也,很多的街坊只是貪便宜,慳支出,幫補家計而矣!   香港是不會餓死人的! 很多長者是慳家,要把賸下來的錢幫補子女。

 

有傳媒訪問65歲仍在工作的長者。他坦言說因經濟理由仍未能退休,因既要照顧上一代的父母,又要照顧下一代的「啃老一族」兒女,幸好他自己在1950年代出生,分享了香港黃金20年的豐收,有樓有資產。 香港這數年來流走了三、四十萬的當打一族,職場上有很多空缺需要富本地經驗的員工繼續運作,故年長的員工仍能留任。

 

不少僱主投訴現今年青人無承擔、無責任感、只顧享受、缺遠見、見日度日。 估計現在 Z世代 (1997出世的)佔人口的35%,而這一族多有父母照顧,正是「食父母、住父母」,無需為生活奔波,工作只是找旅行、娛樂、消閒的費用,當賺夠了使費,便辭職不幹,旅行遊埠了,那有願意打長工,盡心盡力地投入工作。 故現在職場,特別是低下工種如保安、清潔、運輸、飲食、零售等等,總有大量空缺職位。 年青一代不願投入傳統的士行業,卻選擇自由身的網約的士行列,因隨時可出休息旅遊;年青人不願生兒育女,因不願受束縛困身而不能四處遊樂。這四、五年間,有三、四十萬人移民他地,而這羣人皆是有資產、有學識、有能力、有抱負的社會骨幹分子,短時間內卻難補上合適的人才,故現今僱主確是為好員工難求的問題苦惱。

 

「啃老一族」非全出身富貴家庭,也有不少與父母同住共屋邨内。 他們的主觀心態是: 「何需勞心勞力工作賺錢買樓及儲蓄,捱壞了身體便不能享受人生。 父母死房屋便是自己的,父母的資產也轉給了自己,生活費不足時也有政府的生活津貼。 何需擔心為生活奔波!」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如是因 如是果

 



 

邵音音於社交平台近日貼出與黃夏蕙的合照並寫道

今天23下午黃夏蕙被人告上法庭什麼世界九十四歲的老人也要告死她黃子華說生人也有好多地獄要破祝黃夏蕙過難關生人不放過妳人好可怕生人也有好多人造地獄好可怕祝願黃夏蕙今日先平安度過天啊!」她又於帖文下留言:「活著的時候爭個你死我活不明白太有錢人的世界運作錢多到花也花不完沒完沒了就是要讓妳沒飯吃

 

以為是甚麽富貴人物告黄夏蕙使她走投無路94歲也要被罸坐牢  但原來官非是由於黃夏蕙的慈善基金最近收到法庭信其基金於最近兩年轉了會計師卻未有為基金將文件遞交到政府部門會計師現時更失蹤事件中黃夏蕙被罰款一萬二千元 這非是什麼地獄事件只不過是情序上的疏忽被罸款事宜非刑事罪行類似過期交税被罸附加費忘記交電费而被截斷電源忘記繳交通違例罸款而被告上法庭等等的不幸事件 生活中常遇到這些小漣漪皆由於自己疏忽而導致是自己種下的因自己便要嚐其果,予人無尤 違了法便要付出代價 邵音音言重了亦無需誇大事情而製造仇敵

 

黄夏蕙也是公眾人物20多年前自己對黄夏蕙全沒好感因其容貌兀特又喜歡標奇立異博上鏡」。 但其後發覺她的言行全無惡意傷害他人只是愛出風頭而已 例如她必出席Joe Junior 的演唱會而且盛妝捧場獻花及派利是逗得全場開心是典型的歡樂而非奸詐角色她每年新春皆打扮成生肖形象 往黄大仙祠拜頭注香她多次高調參與反名店霸權事件撐碼頭工人等社會運動又樂於與網民互動後網民對她的觀感變得良好起來認為她有內在美沒有架子更封她為女神和BB外國名牌商戶在香港引起風波黃夏蕙每每挺身撐場被部分網民視為香港良心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親、戚、朋、友

 


 

有喜事總會邀請親戚朋友共同分享喜悅但從沒有細心分析何謂親戚朋友最近無意中在網上看了一則短文解釋什麼是值得分享

 

有血緣關係的叫: 姑姐舅父姨媽叔伯都有血緣關係.

 

有婚姻關係的叫姑丈舅毋姨丈嬸娘沒有血緣關係.

 

有利益相同的叫身份交際利益基本上一致的一群人我們常說高朋滿座」,而不説高友滿座

 

有心靈相通的叫有的時候兩人對坐心靈相通無話不談相互欣賞成為知已」,常說有知心好友」,而不說知心好朋」。宗教上的相識叫教友」,表了彼此在靈性上的溝通俗語上的豬朋狗友也反映了豬及狗在人類心中的地位忠心的狗總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但社交場上常有波友」、「雀友」、「龍友」、「棋友等等的稱呼相信但只是在某集體活動的參予者難言是知心好友

 

 

我們常常與人有交杯換盞斛光交錯的場面所以可以很多但隨着年齡的增長真正與你推心置腹視同莫逆卻愈來愈少只要有人便最為珍貴年紀老了要再覓好友已難了

 

 

當你老了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親戚再親也就是安慰安慰你朋友再好也只能偶爾來看看你兒女再孝也沒時間天天陪你唯有老伴不離不棄好好珍惜自己的另一半相伴是一場修行一聲老太婆一句老頭子相扶到老是福氣 有云遠親不如近鄰」,家中雖要别人幫手時好的鄰居是最佳的扶手杖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Mr Tomahawk 餐廳

  



 

復活節長假期的週六天往金鐘中信大厦的 Mr Tomahawk 餐廳午膳,無需訂場,而且有四小時的免費泊車,是正宗的西餐廰,午膳可以二百多元便可嚐到美味及傳統的優質牛扒。 Mr Tomahawk 是以斧頭扒 ( tomahawk)及花膠扒為招牌菜,由於價錢適中,而且鄰近立法會,故星期天的午膳時總是客似雲來,一枱難求,但在週末天,由於地點隔涉,顧客稀疏,故無需預先訂枱也可以有位。其實,在商業區如中環、灣仔、尖東等的假期天,由於沒有了上班一族,食肆多是空位,是聚餐的好地點。

 

以往,假日在 Mr Tomahawk 午膳,總有四、五枱客,但當日卻只有我們三人的一枱,故可以選擇在廂座內,可以飽覧維港及金鐘海旁的景色,及慢慢細嚼 cornfeed 的牛扒。 和認識多年的餐廳 President , William 楊閒談生意近況。 他歎息地說,辛苦地捱過了新冠疫情的困境,但現卻被轉型的港人消費模式折磨,因港人在長假期皆北上消費,香港的食肆皆門堪羅雀。  希望 Mr Tomahawk 能繼續下去,因其環境好、景觀佳、價錢適合、食物品質優,而且餐廳牆壁還掛上很多灣仔戰前的舊照片,極有懷舊的氣氛。 更不希望這些碩果僅存的西餐店被淘汰,否則便要到昂貴的酒店扒房嚐正宗的牛扒了。

 

Mr Tomahawk 的前身是灣仔樂意餐廳(Louis' Steak House)取名 Louis,因楊氏三兄弟皆就讀於聖類斯 ( Saint Louis)中學。  樂意餐廳源於1916年,在1974年租用告士打道馬來西亞大厦2016年租約期滿,業主馬來西亞政府通知將租金由每呎32元加至50月租高達30萬元對家族生意經營成本是個沉重負擔,故選擇另覓地方繼續經營餐廳最出名的是花膠扒」,過去曾有不少官紳商人捧場包括劉江華孫明揚何鴻燊陳伯强湯漢樞機李君夏許淇安等等據餐廳的董事長, Alex楊說1997年回歸後外籍客減少而內地客則多選擇吃中菜故晚上生意便全憑熟客光顧

 

樂意餐廰最搶眼的是那紅白格仔枱布、深啡色木傢俬及牆上掛畫。古舊的氣式有着去了外國朋友之家的感覺侍應生又有禮貌,又有牛扒海報、林林總總的酒牌、沙律枱、牛扒推車、古舊壁爐、航海軚盤等等。樂意餐廳結業後,楊氏兄弟於鄰近地區重張旗鼓,開設了兩間西餐廳:

 

。位放 莊士敦道 的Nebraska 但捱不過新冠疫情的肆虐,已於疫情期間結業。

。位於中環添美道中信大厦的Mr Tomahawk繼續樂意餐廳的格局風味及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