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西貢古天主教教堂






1850年代已有一批西方傳教士行山進入西貢到不同鄉村傳教選擇西貢除了因為其地理位置方便經大鵬灣進入中國的寶安縣亦因為西貢多散村及客家群體需要協助他們對抗當時大族控制神父除了傳教亦會協助村民解決生活疑難當村民開始信奉天主教後便會捐錢建屋作為聖堂故此西貢遍佈小堂建築


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 Diocesan Working Committee for “Following Thy Way”,為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的一個工作小組,在西貢半島十所破舊天主教小教堂的基礎上,修建及設計文化古道的工作。文化古道」見證了早期傳教士和村民無私的精神,不單可以為本地及國外的遊人提供更全面而有深度的文化之旅,更有助於鄉村復興、鄉郊活化、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西貢十間天主教小堂,大部分失修或空置,有部分已有用途:


建於1867年的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三級歷史建築);
建於1867年的赤徑聖家小堂(二級歷史建築);
建於1873年的蛋家灣聖伯多祿小堂;
建於1879年的深涌三王來朝小堂;
建於1880年的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三級歷史建築);
建於1990年的北潭涌聖母七苦小堂;
建於1910年的糧船灣龍船灣天主堂;
建於1918年的浪茄聖母聖誕小堂(現為基督教互愛中心,作福音戒毒用途);
建於1923年的黃毛應玫瑰小堂(二級歷史建築);
建於1953年的西灣海星彌撒中心。

 

聖家小堂

赤徑位於西貢半島東端內灣,灣內風浪平靜,淺灘處有紅樹林,景色怡人。赤徑村為雜姓客家村,歷史悠久,是西貢少數富裕的村落,內有不少青磚建築,屬典型的嶺南客家建築。赤徑聖家小堂於1867由穆若瑟神父 (Giuseppe Burghignoli, PIME, 1833-1892)建立,未幾,所有村民皆領洗入教。1874年,聖堂受颱風所毀,亦由於教友人數眾多,於是教會便重建了一座較大的聖堂。此後,聖堂經過多次的修葺,但基本結構並無重大改變。聖堂後面則建有銘新學校,為村內兒童提供教育服務。抗日戰爭時期,赤徑村一如其他村落備受戰火摧殘,而聖家小堂更被游擊隊佔用為基地。1942年,隨著3位神父被殺害,教務廢馳;直至戰後才逐漸重建起來,1959年村內教友多達二百餘人。可惜,60年代,教務發展大不如前,大浪堂區已由大埔堂區代管,至1980年更取消大浪堂區,區內各小堂撥歸大埔堂區管轄,銘新學校亦於1976年停辦。

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

位於西貢東的大浪村,是一條傳統客家村落,本來信奉民間信仰,晚清時迎來天主教傳教士,逐漸令大部份村民改信天主教、放棄祖先靈位,連村內的天后廟亦日漸荒廢,是非常成功的傳教例子。當日第一批村民信徒受洗,便是在建於1867年的聖家小堂之中。1931年建成的聖母無原罪小堂,便是用以取代聖家小堂,這裏曾發展成西貢區最大及教徒最多的天主教教會。教會在戰後協助成立育英學校,是村內唯一的小學。1979年小堂遭颶風破壞,原有鐘樓因重修而被拆卸。後來村民陸續遷離致信眾日減,小堂與學校於1988年停用後荒廢,至近年由教區保育小組不時打理。

黄毛應玫瑰小堂

黃毛應位於西貢大網仔附近可透過車路到達然而這條小村隱藏於密林山蔭中原居民早已搬離村屋變成一座座豪宅但那裡仍有一座鋅鐵蓋頂小屋外牆斑駁脫落的村屋無異但屋頂上有聖母像便黃毛應玫瑰小堂。這座1923年或以前已存在的二級歷史建築物曾經是神父為西貢村民主持周日彌撒的場所亦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的基地但近十多年只是偶然用作童軍訓練場所於是這個地方就這樣靜止在某個時空這段歷史就這樣遺忘在山邊村落裡

西灣海星小堂

西灣村民有感教育之重要,遂於戰後洽商當時主理西貢教務的文明德神父 (Giorgio Caruso, PIME, 1908-2004) 於村內設立義學,教授語文及其他學科,亦有修女前去講授教理。村民陸續接受洗禮,至全村無一例外。由於西灣教友漸多,1953年,教會於西灣下村覓得一地建立聖堂。聖堂為一座平房式建築,面積不大,分為兩部分,一為聖堂,一為學校。聖堂及學校皆取名為海星,以表達村民仰賴海星聖母帶來真光,為之希望與嚮導,猶如星光照耀黑夜大海,引領航行者。海星小堂歸屬西貢聖心堂區管理至今。1990年小堂易名為海星彌撒中心。

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香港災情嚴重,西灣村民損失甚鉅,海星小堂亦遭毀壞。幾經艱辛,小堂終於1963年完成重修,小堂正門上方十字架下刻有「1963」字樣以資紀念,以致部份人士誤以為小堂始建於1963年。

西灣對外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艱苦,西灣的男性村民亦紛紛外出謀生,只剩下少數女性村民留守,終至村落逐漸荒廢,而海星小堂亦隨之停止服務。西灣海星彌撒中心於2021 年復修完成,並於同年9 12 日舉行祝福禮,由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主禮。

北潭涌聖母七苦小堂

教堂在上窰文物館旁邊最大特色是由一幢客家房子改裝而成如今也不難發現改裝的痕迹小教堂似乎是當地村民捐獻給當時的傳教士在土地名冊上更以羅馬堂的譯音作登記推測羅馬堂並不是其真正名字只是村民對天主教教堂的稱呼。

 

住在上窰附近的,都是黃姓的客家人,早年北潭涌一帶便有六條鄉村,合稱六鄉,據悉每年7月的大王爺誕,當地村民均會隆重其事慶祝,唯獨是上窰村的村民都不出席,原因正是他們都篤信天主教,可見他們對教會有何等的尊重。

深涌三王來朝小堂 

三王來朝小堂位於西貢半島西岸的深涌,前臨企嶺下海。這所在內灣深處的教堂原建於18751879年間。現時的教堂建於1956年,傳教士亦在此小堂內興辦鄉村學校,名為「公民學校」,山牆上校名由當時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校長陳本照所題

深涌本屬清朝時新安縣的一條客籍村落,其建村歷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1736-1795)1870年和神父(Luigi Piazzoli 1845-1904) 從大埔汀角的傳教站轉到深涌展開傳教工作,深涌一帶當時仍經常有海盜出沒,但自教會在這裏建立後,他們便不再在這裏結集。和神父亦曾幫助他們的生活所需,如鼓勵村民修築一條長堤,堤上設有閘門以防海水高漲時淹沒農田,亦可將農田的積水排出海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神父未能在每個主日前來三王來朝小堂主持彌撒,但於五十代末期村內仍有約120位教徒。至60年代,由於鄉村農業式微,村民陸續移居海外,遠渡英國、澳洲及美國等地。70年代開始有部份村民回流祖居,並改建一些較大的村屋。當時村民仍然非常虔誠,每年一同參與在香港市區舉行的基督君王節。隨著80,90年代村民離村而去,小堂亦於1990年代末交回大埔堂區管理及使用,間中舉行教會活動如朝聖、戶外彌撒及靈修活動等。

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白沙澳村建於明朝,是一條雜姓客家村。19世紀70年代,意大利米蘭外方傳教會)的和神父 (Rev. Simeone Volonteri, )是最早從歐洲來到白沙澳的主要傳教士。1869-1870年間,只有數十名村民領洗皈依天主教,其後所有村民領洗,成為一條敎友村。1880年,傳教士在村後空地興建小堂後因小堂面積細小,不敷應用,故於1915年在村後山坡興建面積較大的小堂,1916年落成,並於426日祝聖,沿用至今。在1950年代,小堂曾易名為「聖神小堂」、「聖母聖心小堂」,1960年小堂再度易名為「聖母無玷之心小堂」由大埔堂區管理。小堂的建築規格是十九世紀新界鄉郊天主教小堂的典型。小堂由米蘭會神父設計,款式接近意大利羅馬式。

糧船灣天主小堂

傳教士於二十世紀初來到糧船灣時,在遠離天后宮的北丫選址建立小堂。與此同時,神父也在小堂辦學,讓村童有學習的機會。據訪問記錄,北丫只有五、六戶村民入教。因漁民拜祭天后的習俗已根深蒂固,西方宗教難以深入民心。天主堂現已倒塌,但從瓦礫中可見,小堂內主要分為兩大空間,後面設有廁所。通過小堂的牆壁仍可見以磚砌成的拱柱,和別具一格的琉璃瓦花窗,明顯地展現了小堂中西合壁的格調。

蛋家灣聖伯多祿小堂

位處大灘海東岸的蛋家灣,早於1865年(清代同治年間)已有傳教士到來。1872年載錄當地村民教徒有16人,1873年建置小堂,翌年因颱風摧塌;1880年重建,又因毀塌再覓地重建。現址位於「蛋家灣」南邊臨海的聖伯多祿小堂建於1908年,同時為村童提供小學教育,設有崇明學校,後來因日本侵華,神父們被迫離開,學校便由當局管理,直至戰後才交還教區。1959年載錄教徒數目超過百人。同樣是村民外移,教堂荒棄,於1990年代小堂改作福音戒毒之用1997年,由於小堂及學校已沒人使用,教會就將此地出租給基督教信義會作為福音戒毒中心。後來被颱風山竹大規模的破壞,教會於2019年收回地方,並開始籌備維修計劃。

浪茄聖母聖誕小堂

至於新界陸地最東的小堂,是早建於1918年,前臨浪茄灣內浪茄村的聖母聖誕小堂, 1954年及1956年由西貢聖心堂司鐸管理,屬大浪堂區;1955年及1957-1966年由西貢聖心堂管理,屬西貢聖心堂區;現為基督教互愛中心作福音戒毒用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