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遊廬山,望能一睹其真面目,但天公不造美,登山當日毛毛細雨及煙霧迷漫,但卻另有一番風味。
據當地旅遊解釋,由於廬山位於山林之間,故天氣總是微雨紛飛,鮮有藍天白雲的日字,但氣候温和,是度暑勝地。 廬山的山頂有5萬登記人口,擁有齊備的公共設施,酒店賓館林立,仿如一個小城市。
廬山位於長江的南岸,鄱陽湖平原的北部,於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以[雄]
、[奇]
、[險]
、[秀]
聞名,被稱為「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既非中國佛教名山,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天主教都在廬山各有一席之地。廬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如司馬遷、陶淵明、王羲之、白居易、李白、蘇東坡、朱熹、蔣介石、毛澤東等都在此留下過重要的歷史印跡。
廬山被稱為中國的政治名山。1895年起,英、法、美等西方國家曾在此大興土木,留下了大量的西式建築。 北伐戰爭結束後,這裡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夏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之一。1937年6月,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上山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商討共同抗日事宜。1937年7月,蔣介石發表對日宣戰的廬山談話,中國開始全面抗戰。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三次在此主持大會,即著名的「廬山會議」。
廬山的旅遊制度殭化及欠靈活度,乘山頂專車要打手指模,而且硬性指定是某車和某司機,不能換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