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大學教授私症



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副教授吳國際被揭於瑪麗醫院進行換肝手術期間,一度離開醫院,被指是到另一私院處理病人個案,換肝手術被拖延3小時,幸病人換肝後至今康復情況理想。吳當時為手術監督醫生,主刀則由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臨床助理教授黃楚琳擔任。瑪麗醫院正調查事件。監督醫生是否需要全程在場屬於手術團隊臨床判斷,院方會調查手術的主刀醫生黃楚琳,基於甚麼判斷需要等吳國際回來才繼續手術。

顧問醫生同時監督兩項處於不同地方的複雜手術時,當手術遇上問題,醫生怎可能一身二用,除非現場設有即時視像攝播設施,可即時指導手術操作。 但在現今沒有視像設施的環境下,有理由相信顧問醫生會重視在私家病房的富貴病人,因除了龐大的金錢收益外,更可擴大其在權貴圈子的聲譽。 瑪麗醫院的病人祗是其例行工作的一部份,無需特別照顧。 事件反映了大學教職員於校外執業的監管、規則和指引。 記得數年前港大醫學院教授等在私症時的貪污案件,結果其林主管也罪成入獄 但大學如一所私人王國,有自己的規章及程序,自己人監管自己人,怎能防止漏習及收受利益!


自己懷疑,大學的醫生教授是否必醫術高明,仁心仁術?  如果也只是唯利是圖的學者,倒不如求助於私家醫生。 有朋友在中文大學任職,腸臟不適,其大學教授判症為腸摺疊,要進行外科手術切除部份大腸。 同學會內有著名的外科醫生,卻持不同意見,提議再觀察一段時段才作決定,結果稍後不適情況消失,腸臟回復正常。 經驗告訴,不要盲目信服教授的名堂,在重大的病症時,要尋求多個意見方可作決定。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包容的社會?





家居附近的天光道遊樂場除了基本的公園設施外,亦設有網球場及板球場,遊樂場旁更有私人的壘球場,除了週末外,平素甚少供人使用。 但上週末整個遊樂場擠滿了人,諸色人等,熙來攘往,熱鬧非常。 壘球場上正舉辦亞洲壘球賽,日本、台灣、星加坡及香港的壘球隊員吶喊助威的聲音及鼓聲震天;板球場則舉行本地板球賽,場內滿佈了巴基斯坦、英國及澳洲的球員及觀眾;網球場上則有本地網球之星訓練課程,充滿了兒童雀躍之動態及教練訓導之聲;公園那邊廂除了一羣公園亞伯外,更有印、菲傭三五成群在消閒度假。雖然場地擠着不同種族、不同言語、不同文化、不同習慣、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觀的人羣,但在彼此尊重及包容下,沒人隨處丢垃圾,沒人隨處吐痰、没人阻塞行人通道、沒人喧嘩吵鬧、沒人推撞、洗手間沒佈污穢物。 總之,場面異常融洽,地方整潔有秩序,使人感覺到香港是一個包容及具文化之都。






回歸前,香港是一個包容的國際大都會,鮮有排外的歧視行為,語言上的[亞燦] [亞差] [鬼佬] [㗎仔] 等等祇是隨口的稱呼,非認真的鄙視行動。但回歸後,由於大量大陸遊客帶來的混亂及不便,使拒華的情緒日益高漲,中央對政改的强硬立場更强化了中港的矛盾,牽起了港獨的火頭及對國家的不專重。中央肯定要大力打壓這類分裂國家的行為,但有權威人士認為港人排斥國內人是自卑及自懼心理,因中國已比香港强,港人已淪為[港燦] ,在財大氣粗的國內人之勢力下,昔日的[大香港] 態已難立足,故惟有藉在港境內進行一些無聊的排外行為以保存自己心中的光輝歲月位置。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民歌馬拉松2017








[香港友FOLK] 是本土民間非謀利團體,以推廣及傳承民歌為己任,自2005年開始,每年皆舉辦最少一個以民歌為命題的免費大型音樂活動。 今年2017年,音樂會主題為[弦續有Folk的日子] ,希望繼續用結他的六條弦線重拾民歌音樂的美好回憶,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將民歌音樂這瑰寶一直傳承下去,並藉此向民歌貢獻者致敬。 2017年的免費馬拉松民歌大匯演在赤柱廣場的天幕廣場舉行,邀請了22隊民歌隊演出,由早上11folk到晚上730分,演出時間超過8小時,為觀眾帶來一個充實及有意義的週日,更希望能齊來體驗唱民歌的樂趣。


1970年代初,民歌在香港非常流行,我們欣賞的都是英文歌曲,所以樂隊演奏的大都是西方民歌。有人說,民歌是民族的歌曲、民間的歌曲、人民的歌曲,不同的國家民族有不同的民歌。數十年前,當權者禁止人們發言、撰文,但是不能禁止人們唱歌。民歌的歌詞內容,大都描述一個故事、傳統或風土人情。1962年美國詩人歌手Bob Dyland的經典抗議歌曲 Blowing in the Wind,指出當時的社會,有很多不平等的事,例如婦女、黑人要爭取自己的地位,但結果如曲中的歌詞:[像風那樣很難抓住,而且機會很渺茫,但想不到數十年後,奧巴馬這黑人也可當選美國總統了。 1960年越南戰爭時, 美國民歌手Joan BaezPeter, Paul & Mary 等以反越戰的民歌,發出了人民的心聲及呼喚,使當權者也終讓步從越南撤軍。


1970年代生活較簡單,當時不同的電台、雜誌和報章,每年都會舉辦歌唱比賽,而當時港島的明愛中心是喜愛音樂者必定認識的地方,很多歌唱比賽都在這裏舉行,孕育了不少民歌手。香港民歌的俵俵者首推歐瑞強 (Albert Au), 他是1970年代的民歌手,從事電台DJ及職業歌星三十多年,對推動民歌有一定的功勞。但在業餘的民歌手中徐達昌(Michael 叔叔卻是為香港的民歌音樂默默耕耘了30年,他成立了[香港友Folk] (Hong Kong Folk Club) ,經常舉辦民歌演唱會,自己也組成M.A.D民歌組參予。 謹此向Michael叔叔致敬。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滄海桑田:殖民時期的銅鑼灣


保良局與[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合辦的 滄海桑田殖民時期的銅鑼灣講座余震宇先生敍述了銅鑼灣地區的發展並分享了不少寶貴的舊照片銅鑼灣鬧市商廈林立原來數十年前有一座山丘被夷平後才建成一座座高樓中學教師余震宇從小對歷史感興趣長大後成為歷史偵探」,閱舊照片舊文件把地方起底」。銅鑼灣開埠初期被渣甸洋行買入其後轉售山丘地皮予利氏家族成為利園山」,利園山原打算種鴉片但利氏家族看準當時地產業前景加上當時賣泥予政府填海可取得填海地皮故利氏家族於1930年代開始逐步夷平利園山1970年代完成利園山現為利園一期及希慎廣場一帶
英商渣甸洋行是銅鑼灣東角的大地主興建碼頭鑄造廠貨倉工廠及寫字樓現今雖然怡和已遷册至百慕達但銅鑼灣很多街道仍以渣甸的大班為名Jardines Bazaar, Jardines CrescentYee Woo StreetMatheson Street, Percival Street, Irving Street, Keswick Street, Paterson Street, Kingston Street, Houston Street, Cleveland Street等等反映了當時渣甸洋行的地位及影响力現在每天中午在景隆街(Cannon Street) 響砲報時的傳統也是由渣甸洋行帶進及維持

講座完畢後也順道參觀了保良局的歷史博物館加深了自己對保良局的認識保良局保良二字指保赤安良的意思創立於1882118初期的工作是為防止誘拐保護無依婦孺並協助華民政務司調解家庭與婚姻糾紛但隨著香港社會的轉變現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優質多元的服務包括綜合家庭服務幼兒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康復服務安老服務醫療及綜合健康服務社區書院, ,中學(資助/直資) ,夜校, 獨立優質私校, 資助小學/直資小學, 幼稚園, 特殊學校, 康樂服務等等但其規模仍稍遜東華三院。後者還提供了醫院、殯儀館及義莊服務,照顧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需要。最重要的,東華三院擁有不少出租物業,提供了穩定的收入,無需全賴政府的資助及市民的捐款。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那一年傳奇



[鄰舍輔導會] 主辦,由大嶼山愉景灣及梅窩十多位長居民主演,他們平均65歲以上,載歌載舞及做戲,不但興致勃勃,還做到似模似樣。 劇景制作簡陋,台上佈景靠投射出來的60-70年代之風光及照片,包括了黃埔船務、屠房內景、屋邨街市、大澳鹽田、木屋區、工廠、天台學校、A GO GO舞蹈、粵語殘片等等,勾起不少美麗的回憶。劇情豐富生動,有以下的四套自編自作的話劇:

1.    惹笑的[屠夫義工]  屠房在香港已係夕陽行業上世紀在馬頭角西環上水荃灣長沙灣堅尼地城等其實都有屠房年過70的陳仔,曾在船塢任散工,在屠房任屠夫,後繼承父業賣豬肉,退休後去做長者義工,冀能減輕其前半生的殺生罪孽。陳仔以[半獨脚戲] 的形式,演述當時他在豬肉場上的辛酸日子,政府人員的專橫,勞工業的黑暗及街坊的人情味。

2.    具備文藝氣色的[閱讀的女人]   快將退休的Judith,午餐後在公司樓下的公園看書,意外將朱古力的包紙棄在路旁,被年青的衛生督察發覺,經一番争辯,督察不起訴,但要記錄她個人資料。 之後,她收到WhatsApp不少她閱讀時的照片,並加上讚美詞句。 與此同時,Judith的藝術家丈夫相隔30年後再開個人畫展,因能再捕捉太太的優雅閱讀神韻。 在畫展中,Judith 遇上年輕督察,以為是她的暗戀者,後來發覺督察是懷念其具相同閱讀神韻的母親。
   
      感人的愛情故事[戀戀大澳]。  志成與秋華是在大澳成長的青梅竹馬,但自小學畢業後,各自離開大澳升中學,各奔前程。 50年後,他們再在大澳相逢,開展一段黃昏之戀。不幸地,孝順的志成為了保護其弟弟,承擔了洗黑錢的一宗罪案,被判入獄三年,秋華也因他的愚孝行為而再沒接觸志成。釋獄當日,志成回到大澳,驚喜秋華已原諒了他,更熱烈歡迎他回家。

3.    1960-70的一代人致敬的[好歌獻給你]   懷舊音樂攪手漢哥,召集他過去的唱家班拍檔,開一個懷舊音樂會,但所唱的都是以1980年代流行的香港歌曲,以此來歌頌1960-70年代的人,感謝他們繼往開來的為香港拼搏,令香港不但沒有斷層,反而在他們的努力下,香港變得更美好。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李我講古:行善積德



李我生於1922年,今年已95歲,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由於好奇,在36歲時也看過相算過命。 當時的算命先生批他有63載壽緣,李我一笑置之,但覺得63歲雖非長壽,亦可接受,因[人生70古來稀] 乃當時的人壽極限。 李我在24歲前的人生滿途崎嶇,但在往後的日子,在無意間做了不少善事,幫忙及救活了不少人,相信就是這些[行善積德] 的行為使他修福布長壽。


自己深信因果循環,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 宗教皆提因果報應而佛教更倡自己種下的因必是日後自己承受的果縱使你事後每天祈禱懺悔也不能減免你以往犯的罪過雖然事後的報施和修持也許會減低罪業 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孽纏身] 自己犯的罪業會轉帶往下一世或另境界待回報 但回報也可在今生出現。李我曾無懼、無私地幫忙落難的陌生人,不存回報的念頭,但冥冥中當自己逢厄運時,往往便遇上故人助他度一切苦厄。


佛教有六種修行的法門(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襌定、般若,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盤安樂彼岸,而布施則是六度之首,是最佳的修行方法。 布施可分財施、法施及無畏施,最容易實踐的便是施捨錢財等身外物,但要視布施為平常生活的一部份,不要掛口中及望回報。 施恩莫望報,但受恩不可忘,有謂:[得人恩果千年記,受人花帶萬年香]


縱使他人有不着如能持包容之心接受了可忍受得的阻滯損失和傷害則事後自己心中會有無比的欣慰 寬恕是予人最大的恩惠也是最能積福的法門 佛學有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雖與他人沒緣分也要無分別地發大慈悲心救渡自己和他人是沒有分應視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李我講古:粵劇的發展


李我先生從事粵劇、播音、電影、電視等文化工作,見證了不少香港文化盛事,也親身經歷一些大變故、大轉折、大波浪,因此他這本回憶錄,也可視為香港文化歷史的活註釋。其中一篇:[看粵劇話滄桑] ,簡述了粵劇在廣東省的發展過程,是研究粵劇歷史的參考資料。

2017年觀看了香港八和會館為慶賀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制作的粤劇經典,演出了 [觀音得道][香花山大賀壽][加官][天姬送子] ,節目長達5小時,自己沒有耐性看畢全場 但據李我所載,粵劇團的第一齣戲必是[六國大封相] 來顯露實力,因劇中有六國王、六國元帥、六國妃嬪等百數十個男女演員,他們逐一盛服出場,站滿整個舞臺,要花上兩個小時,是很可觀的大場面[香花山大賀壽] 也是一熱門劇目,藉機恭賀華光祖師誕及重要人物的生日。 做大戲多希望看一些好意頭的劇目,所以[加官] [天姬送子] 這兩齣正劇前的短劇,也是常表演的。[加官]由一名演員戴白色面具扮演天官,並身穿圓領,頭戴紗帽,右手抱笏,向觀眾展示寫上[合境平安][萬事勝意][萬壽無疆]等吉祥語句的紅布條,象徵[天官賜福]的意思。[天姬送字]是搬演董永與仙姬七姐結合的故事,舉凡有權勢人士生仔或添孫,這齣短劇必大受歡迎。


戰前,省港著名的粵劇大老倌有[雙白薛馬] ,即白駒榮、白玉堂、薛覺先和馬師曾,亦有桂名揚小生,前三者皆是千里駒的徒弟。 從前粵劇多取師徒制度,薛覺先是林家聲和白雪仙的師父;馬師曾是半日安和梁醒波的師父;麥炳榮是阮兆輝的師父;陳醒章是何非凡的師父;黃侶俠是任劍輝的師父。 戰前粵曲歌壇有四大平喉:張月兒、張惠芳、徐柳仙和小明星。 論聲線,李我首推何非凡,其唱腔是模仿小明星和徐柳仙,但新馬仔也有同等份量。